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认生,让我欢喜让我忧

(2008-08-28 23:04:19)
标签:

宝妈育儿小贴士

宝宝认生

育儿常识

育儿

分类: 小宝0--12个月

俗话说,小孩子是“猫一天狗一天”,形容孩子幼时成长情况变化快。

一周前,宝妈曾就小宝最近不爱搭理人的现象,写了一篇“预防儿童孤独症要从妊娠期婴儿期做起”,

才为这个担心没几天,警报就自动解除,而新的问题又来了——小宝认生了!宝宝认生,让我欢喜让我忧

宝宝认生,让我欢喜让我忧

话说四天前,一直帮忙照顾小宝的外公外婆回家去了,而宝妈单位开学在即,产假结束开始大忙,宝爸更是整天忙的脚不沾地根本指望不上,于是请来小宝奶奶紧急救援!

头天看着小宝一见奶奶就笑,宝妈正心中暗喜呢,转天他就闹起别扭来,饭不吃觉不睡,大喊大叫又哭又闹宝宝认生,让我欢喜让我忧!一到傍晚,小宝粘着妈妈,不给抱就造反折腾到底宝宝认生,让我欢喜让我忧

按理说奶奶不算生人啊,奶奶在小宝月子里和快百日时,都曾来照看过他,估计太小都忘记了宝宝认生,让我欢喜让我忧

 

宝妈喜的是:认生,是宝宝情感成长的一个里程碑,说明小宝的社会认知开始发展了。专家解释说:“认生是一个标志,说明孩子开始建立与某些具体的人的联系。”这就是说,会认生的孩子很少会得儿童孤独症。

宝妈忧的是:小宝变的很粘妈妈,照顾的人一变动,情绪低落暴躁,茶不思饭不想睡不安,生活作息大乱,体重直线下降!

小宝6个3周,认生现象:

1、大喊大叫,奶奶抱时容易哭闹;妈妈抱时会笑,情绪安稳平静;

2、食欲下降,不好好吃辅食,奶奶喂他就喷吐出来;缠着妈妈喂奶(糗的是宝妈因为劳碌和压力,这几天奶水质量严重下降宝宝认生,让我欢喜让我忧害的小宝都吃不饱宝宝认生,让我欢喜让我忧);

3、睡不踏实,惊跳闹夜,十分粘人,搂着拽住妈妈,生怕妈妈跑掉;

4、体重下降,外公外婆走前一晚称体重为8.8KG,今晚洗澡时称重为8.6KG,平均一天瘦1两!宝宝认生,让我欢喜让我忧

 

才刚几天就这样,等宝妈去上课了真要一整天回不来,小宝岂不得瘦成非洲小难民?!宝宝认生,让我欢喜让我忧

宝妈赶紧恶补关于“宝宝认生”的一系列问题,整理出来跟新爸新妈们一起分享哈!

 

宝妈育儿小贴士:如何应对宝宝认生? 

    宝宝认生会有哪些表现?

认生是指宝宝对不认识的人会表现出一种害怕和回避的反应。例如有的婴儿见到陌生人会停止玩耍,神色紧张,密切注视,或试图回避、躲藏;有的宝宝甚至表现出强烈的恐惧,大声哭叫,挣扎着要离开现场等。这些都是宝宝认生的表现。

宝宝多大时会开始认生呢?

大部分的宝宝在出生6个月后会出现认生的表现,1岁左右会表现得最为强烈。以后随着运动能力的加强,活动范围渐渐扩大,宝宝又会变得活泼可爱,喜欢和其他人一起玩了。

什么类型的宝宝更容易认生呢?

一般说来,内向,文静的乖乖宝比活泼好动的“淘宝”更容易认生;平时在家里时间长,接触人少孩子的比喜欢在户外,接触人多的更容易认生;一直由某个人抚育,依恋性强的宝宝也容易认生。此外,如果某类人对这个孩子有过强烈的刺激,如医生打针等,那他会对特定这类人群表现出很害怕的反应。

   认生说明宝宝的社会认知开始发展了

几乎每个宝宝在这段时期都要经历这个这个所谓的“认生期”,就如德国的教育学专家Christiane博士所发现的:“宝宝的认生期随着他(她)的成长而自然产生,很可能在一夜之间,认生期就到来了”。

6个月以前,宝宝对于生人亲人是没有分辨能力的。对于他来说,看到的东西就是存在的,看不到就不存在。这时候,宝宝喜欢有人在身边照顾他、逗引他,与他交谈玩耍,至于这个人是父母、家人,还是其他人都无所谓,还没有亲疏的概念。

从6个月以后,随着宝宝视力、听力的发展,他已经能够清楚地看见妈妈的脸,听到妈妈的声音,依据影像和声音,宝宝已经能将亲人和陌生人区分开来。谁在一直照顾他,谁从来没见到过,小家伙心里已经非常清楚了。对于亲人,宝宝知道是他们在照顾自己,会表现出对他们的信任和依恋;对于陌生人,自然会感到警惕、躲避甚至恐惧。

   认生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有利吗?

认生现象出现的初衷也许是为了更好的留在亲人身边,保护自己,但总的来说,认生其实对宝宝的健康是不利的。

俗话说“见多识广”,这段时间,宝宝的大脑需要更多的信息的刺激,才能发育得更快更好。但是于认生,宝宝不敢接触外面的人和事物,不但会影响智力的发展,还会变得怯懦胆小。现在的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本来对于宝宝人际交往的培养就是不利的。认生又使婴儿失去一些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如果在以后成长的过程中这种交往能力得不到补偿,就会大大影响到成年后的社会交往和协作能力,必然会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

    怎样帮助宝宝更好的度过认生期

宝宝认生了,父母们可不要紧张,因为你们可以帮助宝宝度过认生期。

父母应该让宝宝有更多的机会和与不同的人接触,扩大宝宝的交往范围,例如多带他出去商店,社区广场、花园绿地等场所,带他到小朋友较多的地方,让宝宝看看周围新鲜

有趣的环境,感受不同人的声音和印象。要注意训练的循序渐进,比如接近陌生人,可采取“走近些,再走近些”等方式。逐渐让宝宝和周围的人接触,慢慢引导宝宝熟悉周围的人,告诉他,“这是老爷爷”,“这是姐姐”,“这是叔叔”,“这是阿姨”,鼓励孩子摸摸阿姨的包、动动爷爷的拐杖、推推小朋友的车等等。慢慢地让他明白什么样的人,该怎么称呼,宝宝体验到了与人交往的愉悦,逐渐地降低与陌生人交往的不安全感,消除怯生害怕的心理。这些都十分有利于养成宝宝活泼开朗、乐于与人交往的性情。

    参加一些婴幼儿活动是让宝宝学习与人交往的好办法

  社区组织的各种婴幼儿活动不失为帮助宝宝克服认生,学习社会交往的好办法。如在美中宜和的“宝宝交友会”,宝宝和亲人共同进行游戏,使宝宝在游戏中增进和亲人的情感,创造出安全温馨的氛围,能够消除宝宝胆小认生的不良心理。同时,在活动现场有许多五颜六色的漂亮玩具,宝宝能够尽情的乐于其中,对于他们的视力,听力,大脑和运动发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宝宝在游戏中还会接触到许多同龄的小朋友,有很多的游戏时需要他们共同来完成的。这时候,他们可以尝试用来互相交流沟通,互相协作配合,能够学习怎样与人交往。久而久之,他就能接受热闹的场面,大胆地展现自己。

 

宝宝认生三阶段

细心的妈妈们会发现,宝宝在4个月左右时已能对妈妈做出反应,只要妈妈走近宝宝,他就会冲妈妈笑,以此表达自己快乐的情绪。
    6个月的宝宝已开始有了依恋、害怕、认生、厌恶等情绪。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这个阶段的宝宝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就会表现出过敏反应,对妈妈则最为依恋。当别人企图将他抱离妈妈时,他就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哭泣。
    这就是认生行为。认生的程度与婴儿的先天素质有关。性格内向、胆子较小的婴儿,认生较严重;而性格外向、乐于交往的婴儿,认生较轻。
    到了18个月以后,由于接触陌生人的机会增多,“见多不怪”,宝宝会逐渐消除对陌生人的恐惧感,认生现象逐渐消失。
    但如果到了幼儿期还认生,那家长就得注意了,是不是孩子与外界接触的太少。如果是这样,那就得赶快纠正,否则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学研究发现多数宝宝都有不同程度的怕生现象,其产生和程度取决于很多因素:
  (1)父母是否在身边如果有父母或亲密的养育者在身边,如抱在父母怀中的婴儿,对陌生人就不那么怯生。
  (2)婴儿对环境的熟悉性,小儿在熟悉的环境中(如家里)产生怯生的程度比在不熟悉环境中的怯生程度要小得多。
  (3)陌生人的特点  小儿怯生主要是对陌生的成人,而对陌生的儿童则较友好、容易亲近。脸部表情较悦目、慈善、温和者也不会使小儿感到很胆怯。
  (4)与人接触的机会  很少与家庭以外的人接触的小儿容易怯生,尤其在三口之家,由于种种原因(如父母本身少交际,怕孩子外出遭意外而关在家中,要求孩子闭门读书等等)怯生现象更为突出。一般来说在托儿所或幼儿园抚养的小儿与在家里抚养的小儿相比,怯生要少些、轻些。
  (5)从小受到各种感官的刺激越多,怯生程度越小小儿听得多了、看得多了就习惯去接受各种新的事物,对物或人有了较强的适应性。
  

宝宝认生的应对之道
    因为认生是宝宝发育的一个正常阶段,朱晓华主任建议妈妈们要采取比较平静的态度面对这件事。这时候,既不能怕宝宝害怕、哭闹,就让他“与世隔绝”,也不能为了“锻炼”他,就强迫他与生人相处。
    1.提前来预防。在宝宝还不懂得认生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带宝宝多接触其他人。但当宝宝认生后,客人到家里来时,父母不要急于让宝宝接近客人,更不要随便让客人突然靠近、抱走宝宝,也不要在客人到来时马上离开宝宝,否则会加重宝宝的恐惧心理。
    2.培养安全感。身为爸爸妈妈,无论多忙,无论多累,都要多抽空陪陪宝宝,对宝宝而言,只有父母带来的感觉才是最安全的。
    婴幼儿时期的身心需求主要是在肌肤上的接触,拥抱和亲吻孩子,能够给予他们最强烈的安全感。父母可以习惯性地在睡前搂抱你的孩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早晨起床时和孩子在床上玩耍一会儿。
    这种亲密关系,将在他们的内心建立最深的安全感。来到陌生环境时要紧紧地抱着宝宝,不时地给他一个亲吻,让他有十足的安全感。
    3.户外多活动。尽量安排外出活动,带宝宝在小区或公园里散步、游玩,多接触左邻右舍,使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扩大认识及交往范围,使他在接触陌生人的交往中,不断地增强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
    宝宝体验到了与人交往的愉悦,就会逐渐地降低与陌生人交往的不安全感,消除怯生害怕的心理。

宝宝认生的心理疗法:“系统脱敏”法

对婴儿认生的表现不能斥责,否则会加重他的紧张与恐惧。我们常常采用“系统脱敏”这一心理疗法来克服婴儿的胆小、认生的行为。具体做法是:先由妈妈抱着让孩子在远处观望生人,然后离得近一点让他与生人接触,以后逐渐增加强度,鼓励他与生人相处,慢慢地使他的焦虑或恐惧程度降低。家里来了陌生人,不要让他一开始就抱或亲孩子,而应在相互交谈,婴儿与他熟悉之后再亲热,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随年龄的增长,小儿独立能力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认生的现象会很快好转。

婴儿对陌生人的感觉 
  通过观察孩子在不同阶段对陌生人的反应,就可以了解他在不同阶段的成长情况。医生对1周岁以内的婴儿进行观察时,就是采取这种典型方法的。在2个月左右,婴儿不太理会医生。他躺在体检台上的时候只是不停地回头向他的妈妈张望。医生对4个月的婴儿最感兴趣。只要医生一对他儿语或者微笑,他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地笑起来。到了5、6个月的时候,婴儿对医生的态度开始改变。到了9个月的时候,他能确切地辨别出医生是个陌生人,并且感到害怕。医生一接近他,他就停止了蹬来踢去和喃喃自语。他可能目不转睛地,甚至怀疑地盯着医生看上20秒钟,同时,身子绷得紧紧地。接着,他的小腹就开始快速地一起一落。然后,小嘴一咧就大哭了起来。也许是他对此感到特别厌烦,所以体检完了之后还要哭上很长时间。
  婴儿在这个阶段特别敏感。他对任何不熟悉的东西,比如妈妈的帽子,或者爸爸刚刮过胡子的脸(如果他习惯了看爸爸长着胡子的脸)都会产生警觉。这种现象叫做怕生。孩子一开始见了谁都爱,而到了后来却变得疑神疑鬼。是什么使他发生这种变化呢?说来是很有趣的。首先,婴儿从6个月起就能想起自己曾经见过,但不喜欢的东西和人。这就是检索记忆。但是在前几个月里,他只有识别记忆。也就是说,他能识别自己的父母,并且喜欢他们。但是,当他们不在他的视野之内的时,婴儿并不能想起他们来。随着检索记忆能力的产生,他就能在看不见父母的时候想起他们的形象来,并且能够拿他们的形象同面前的生人进行比较。如果婴儿在记忆里检索不到面前生人的形象,他就开始感到不安:这个家伙到底是谁呢?
  在6到9个月的时候,婴儿仍然不能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来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他的世界基本上都在眼前。所以,当他的面前出现一个生人的时候,他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不熟悉这个人,而且他也想象不出这种情况会产生什么结果。另外,这位不会走动的婴儿也找不到什么办法来排除自己的担心。他既跑不了,也不能藏起来。所以就只能急得哭了。
  到了15个月的时候,怕生的心理就基本上消失了。这时,幼儿就具有了根据过去的经验来预测未来的能力:"也许我不认识这个人,但是等我妈妈回来以后一切都会正常,所以用不着惊慌,我可以应付这个陌生人。" 由此看来,怕生是一种可以预测,而且常见的成长发育现象。它在孩子9个月的时候达到高峰,在大约15个月的时候消失。如果你的孩子在1周岁的中间阶段对陌生人和陌生地点特别敏感,我建议在孩子熟悉他们之前,要让陌生人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让他受到太大的惊吓。但也不能不让他看见陌生人。

 

宝妈育儿小贴士:总结一下,宝宝开始认生了,说明他(她)长大了,正在经历正常的身心发展阶段。小孩子怕生不是毛病,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减轻。但个别怕生严重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是一个腼腆、怯弱的人。所以家长要注意教育和培养。例如,父母应经常带孩子接触外界,去公园等人多的场所,或经常让小孩同小伙伴一起参加活动,让他们不断适应陌生的环境和陌生人。

以上内容选编自新浪亲子中心等

 

相关推荐:宝妈育儿小贴士

宝妈育儿小贴士:如何照顾拉肚子的宝宝

怎样让我的宝宝安稳地睡一整夜?

宝宝被东西噎住了怎么办——婴儿窒息急救方法图解

宝宝断奶全攻略之一(第4-6个月)

宝宝断奶全攻略之二

宝宝断奶全断奶全攻略之三---断奶六大要诀

 

生命树祝宝宝们健康成长宝宝认生,让我欢喜让我忧爸爸妈妈们天天开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学吃饼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