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蝙蝠车

标签:
蝙蝠侠蝙蝠车杂谈 |
分类: 小玩意 |
92年初到香港,东方之珠的夜,一辆辆跑车呼啸而过,有如一支气贯长虹的飞箭,瞬间消失在眼前色彩缤纷的霓虹灯中。我坐在车里,激动地说,这是不是日本啊?引来长辈们一片笑声。
时值蒂姆·伯顿的《蝙蝠侠归来》热映,街头巷尾的商场里,都播放着预告片。只听企鹅人一阵狂笑,手中的雨伞绞成碎片,显出根根钢筋铁骨,愣是像坐着直升机一般逃之夭夭。
此情此景,对于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只能看得目瞪口呆。自此,毫不犹豫地成为了千万蝙蝠侠粉丝的之一。Toy2r的老总Raymond
Choy当年的玩具店就是以代理蝙蝠侠玩具起家,而3A Toys的创办人threezero
fung则也是因此成为蝙蝠侠玩具收藏家。恩,原来自己没跟时代脱节。随后在太古玩具反斗城,看到一排排壮观的美泰尔出品的《蝙蝠侠》玩具,像极了《玩具总动员2》中的场景——当巴斯光年看到无数个自己的时候,那种震撼基本走不动道儿了。直到上了高中,才明白原来这些叫“电影周边”,看了《蝙蝠侠4》的花絮,才知道后来玩具公司对影片拍摄介入的程度很强势,导演乔尔·舒马赫无奈地说,(制片方和玩具商)第一个要求就是,剧中角色能够做成玩具!而我只知抱着一堆人偶挂卡还不嫌够,不知不觉中成为电影制片赚钱借口的亿万分之一。
不知为何,当年自己愣是没有买Bat
Mobile,恐怕是家长觉得此载具太大,价格也高,不像那些人偶来的便宜和简单。世嘉MEGA
DRIVE上的《蝙蝠侠》游戏,以1989年第一部影片为背景,第三关就是开着那辆Bat
Mobile横冲直撞,相比如今诺兰版的四驱蝙蝠坦克,还是更爱这辆有着妖娆曲线的1989年版蝙蝠车。导致近年来一直寻寻觅觅。但毕竟已经是二十年前的玩意儿了,EBAY上找到了一款1/18的,太大太贵太不方便,放弃。还有一款模型,没时间做也做不好,放弃。总算不久之前淘到了烽火轮出的收藏版,2005年复刻,车窗能打开,还带一个电影第二部中的“电子锁”车型,这一设定在最近广受好评的游戏《阿克汉姆疯人院》中,也有所呈现。
在女人街的龙珠T恤买了好几件穿上身,还蹬上了当时最流行的“闪灯鞋”,一走起来鞋跟就发出耀眼红光,似乎踩着就能回到未来。
当时任天堂的GAME BOY和世嘉的GAME
GEAR正打得火热,两台掌机在香港游戏厅打得火热。可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在两者中犹豫了许久,GAME
BOY:黑白,但有最流行的超级玛丽,而且游戏也多。GAME GEAR:彩色,画面貌似比GAME
BOY要好。那时哪懂什么业界,哪明白什么厂商,哪个卖得好和一个孩子有何关系?只看谁的画面够漂亮,消费冲动决定大脑,选了后者。玩了才知道,GAME
GEAR好则好矣,但是太沉太费电,六节五号电池很快放光,大多数时间只能插着电源玩,《THE GG 忍》和《OUT
RUN》是我心头最爱。而长寿的GAME
BOY呢,则到了万信代理在中国推广,郭富城代言的广告频频播出,才在商场买了它,一字一句地看着《电子游戏软件》的攻略,打穿了《圣剑传说》和《吞食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