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的雨果

标签:
造梦的雨果杂谈 |
分类: 漫话书 |
http://otho.douban.com/lpic/s2990002.jpg
身为“肥胖的腰果”,读上这本《造梦的雨果》,始于《新京报》穆罕穆德·大瘦瘦老师写的推荐短文,而后又瞅见大飞船老师以五星“大爱·狂致敬”强烈忽悠,两“大”高人,联名推荐,这书真有那么神吗?
果然,一口气读完,有如南柯一梦,生命的银幕亮了。想起多年前曾写过一篇关于玩具店的小小说,初衷是想走温情幻想派路线,结果收笔后发现成了很囧的恐怖故事,随即揉成纸团扔进回收站眼不见心不烦。《造梦的雨果》实现了我所有的幻想:书、人偶、玩具店、电影魔术、……
有人戏言书厚得像块板砖,可千万别被吓到,尽管有400多页,哪怕不爱读书如我,也仅需两个小时阅读足矣,和一部电影片长相当。小说走的是“文字+插画”模式,风格形式与张贼贼的《动物饼干》相同。但这本书的每一张铅笔画,连贯起来有如蒙太奇镜头,文字穿插于每组插画之后,借以诠释和推进剧情,两者结合浑然天成,俨然一部纸上“默片”。
《造梦的雨果》关于默片电影的典故太多,读者群遥指“电影小子”一族,被书中某些情节,唤起大学时狂背《电影世界史》的悲惨记忆,尽管如今悉数还给系主任,但依旧小小感动了一下下。
没请一堆八杆子打不着的名人写推荐语,再者出版社居然将此书归为“少儿文学”,或许就是经典遭到忽视的原因?翻阅过程中,发现小男孩雨果和玩具店老板乔治的关系,像极了特吕弗和巴赞,而后在作者布莱恩·塞兹尼克的阐述中,直言对创作起重要影响的三部影片中,就有《四百击》。书中描述的那个“会写字儿会画画”的发条人偶,依稀记得在曾经大热的纪录片《故宫》中见过,皇帝玩的小玩意儿,咱就是比不了。作者还提到了盖比·伍德的《爱迪生和夏娃:探求机械生命的魔术史》,讲述许多机械发条人偶收藏品的真实故事,很有兴趣,希望国内能有出版社翻译。
《造梦的雨果》出版社是接力,之前接到他们的面试电话,没想着去,读罢此书,微微觉得有些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