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怨念完结

(2008-02-25 21:27:31)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玩意
 
当年错过了
这次复刻了
一定要收了
东西绝赞了
入手快拍了
感觉全没了
~谁能告诉我角那块儿横向褶皱是怎么回事?
 
蝙蝠侠情结来自于90年代初,亏了有个在文化馆工作的妈,我近水楼台地得到了免费游玩馆内一切设施的优待:礼堂看电影、机房玩街机、店里租录像,似乎我整个童年时代,除了跟随父亲出差顺便游山玩水之外,便是在我妈的文化馆里渡过,关于文化馆那三个记忆深刻的场所,总是要留下几个难以忘怀的片段,无论是礼堂,还是录像厅,在嚎啕大哭玩《妈妈再爱我一次》之后,便赶场去看《咏春》,礼堂和录像厅的差别也就在于此,主旋律煽情动人家庭片观众都安安静静,一到了功夫武侠恐怖片,便是口哨不断,烟味难散。不过我常驻的,当然是一楼街机房了,虽然能免费玩所有的游戏,但是我最爱的还是能够双人合作通关的《MOON WALKER》,情有独钟的原因来自于跟我爸南下广州的时候,淘了Michael Jackson的几张LD大碟,其中《MOON WALKER》这部MV大全集让我看得如痴如醉,自然希望能够在游戏中操纵Michael碰到小猩猩变身机器人什么的,当然保险大招用最经典不过的配乐和舞姿来诠释也非常到位。看片、玩游戏,累了,怎么办?那就去楼上的录像带出租店坐坐,在众多VHS盒子里,我命中注定般的选中了这部1966年由Leslie H. Martinson拍摄的电视版《蝙蝠侠》,这片现在看来造型相当复古,然而情节也和麻宫崎亚所绘的漫画有个共同点,就是蝙蝠侠的经典对头们走马观花般登场。虽然当时蒂姆·伯顿已经拍完了第一部电影版《蝙蝠侠》,不过用电视版来作为启蒙片,确实非常适合。
怨念完结
而后,虽然杰克·尼克尔森演出的确非常精彩,可是深度化的蒂姆·伯顿版《蝙蝠侠》给当时年幼的我,感觉反而不如单纯粗糙的电视版,不过在世嘉MD上推出的同名游戏却令我欲罢不能,尤其非常迷恋蝙蝠车,而在游戏的第三关便是一个横版驾驶蝙蝠车的关卡,非常过瘾!
怨念完结
后来92年去香港探亲,满城都是蒂姆·伯顿《蝙蝠侠回归》的预告,尤其对企鹅人撑开伞之后只剩伞骨,像直升机一样飞走的段落印象非常深刻!至于影片在整个蝙蝠侠系列中的地位,稍微给诺兰留有余地的说法,榜眼探花之争是免不了的,因此LD大碟更是需要义不容辞地入!在太古城的玩具反斗城驻足良久,仿佛是到了天堂——铺天盖地的蝙蝠侠相关玩具,玩具更是收了一堆,比起那时候的视觉冲击,时至今日,我都没在内地哪个大型商场里重温这种感受。
至于乔·舒马赫的3和4,第三部有方·基墨、汤米·李·琼斯、金·凯瑞这些实力派戏精,再加上超级大花瓶妮可·基德曼,至少能算是良品,第四部则只能说是噩梦,恐怕所有影迷都难以接受在蝙蝠侠和罗宾的战衣上出现匪夷所思的乳头,除了好莱坞钻石王老五乔治·克鲁尼实在不适合蝙蝠侠这个角色之外,木衲的阿诺和假骚的乌玛扮演的反派们也是历代中最弱智的。
05年大三的暑假,我无所事事,得到了几张电影赠卷,恰逢诺兰的《蝙蝠侠前传》热映中,来到了家附近的电影院,炎热的天气烤的柏油马路仿佛蒸馏一般,电影院大厅里则完全没有人,突发奇想去那儿打工,放片的老师傅说没有问题,叫我去找影院经理,经理笑眯眯地同意了,当然没有工钱,只是负责检票的工作,那个夏天很悠闲,除了周末之外,很少有观众,于是我便经常和着放映厅里屈指可数的两三个观众,把《蝙蝠侠前传》看到滚瓜烂熟为止,同时,还有《星球大战前传3》以及《头文字D》(这部我真是看一遍就够了)
已经看了N遍《蝙蝠侠暗夜骑士》的预告片,就等着它今年夏天的上映,对希斯·莱杰饰演的小丑信心满满,同时也惋惜不已,为了电影的上映,TAKARA终于复刻了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好的蝙蝠侠12寸可动人形”,以纪念那么多年来对蝙蝠侠的迷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谁选择谁?
后一篇:又来一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