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皮影戏 |
(不知道此片导演有没有受“鬼泣”的影响,但毫无疑问在创作思路与精神气质上,两者不谋而合)
有人曾说克里斯蒂安·贝尔的早期动作电影《撕裂的末日》,是一部具有“鬼泣”神髓的影片,但如今完全可以被眼前这部《火线保镖》替代。为什么这么说,先从封面上的克里夫·欧文这招双枪李向阳式的POSE开始,不妨来做一下思维转换,将他的头PS成中长银发,再身背一把大剑,则完全是但丁的模样了。
莫里卡·贝鲁奇则可以看做是《鬼泣》一代女主角翠西和三代女主角lady的混合体,女性哺育的天性与妓女的身份突出“神圣”和“性感”两个关键词,恰好暗合在一代翠西中作为但丁母亲傀儡登场的身份,以及3代中单纯而刻意突出LADY的性感。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女性的金发和黑发也分别暗示了“神圣”和“魅惑(性感)”的潜在词汇(这一点在影片《香草的天空》中有人进行过深度剖析)。
电影的反派,则稍微令人失望,猥琐有余,疯狂不足,长了张BABY
FACE的演员,仅从样貌上就底气不足,实在很难让人想象他具有和主角抗衡的实力(问题是,他也和克里夫·欧文一样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
这类电影仿佛正应了《集结号》谷子地那句话:“别怕子弹,它会绕着你走!”主角永远是打不死的小强状态,在枪林弹雨中大玩POSE,稍微注意了下《火线保镖》的细节,全片怎么也打了数十万发子弹,除去最后手指折断的受伤,克里夫·欧文真正中弹仅有一次,而且是极不重要的肩膀。
在仿佛电子游戏式的动作场面和情节设置里,电影无法像电子游戏那样可以重复SAVE&LOAD,在观众面前的成片,是一条就过的完整播片过程,那么想要给年青一代观众,带来他们类似玩游戏式的感官刺激,则只能给主人公设置一个不死身,避免了存档和读取的困扰,让观众在看影片的时候,好像是在看一段游戏达人演示无伤通关的录像一样。
献给《鬼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