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地海战记》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该片导演宫崎吾郎和其父宫崎俊联系起来,否则必然失望至极。大概是宫崎吾郎想在影片中表达的东西太多,野心过大,或者也可以说压力不小,以致顾此失彼,最终呈现出一个不伦不类的故事,并且非常难看。
影片一开始,仿佛给观众展示了一个深邃的世界观:巨龙、人类、魔法、城堡、奴隶社会、西亚风情的平行世界等等,让观众以为是一部动画史诗,这些元素在影片前一个小时如赶集一般地出场,到影片结束的时候前后几乎没了联系,致使观众对影片的思路始终处在混乱的状态。事实上,从整部影片结构来看其实这一个小时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如果以宫崎吾郎并非美术专业出身,对动画一窍不通为理由为其开脱的话。押井守的存在却是最好的回击,他同样一笔都不会画,但其动画作品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因剧情所展示出来的深邃世界观。其实动画导演和真人电影导演没有特别不同,如果自身是美术专业出身也许对影片制作更有帮助,但作为导演最关键的还是对剧本的操纵力以及最终影片所呈现的观点。宫崎吾郎完全没有做好,叙事始终是散乱而无逻辑,观点通过角色之口反复灌输,近乎于说教。更何况这是一部依托于名著的改编动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依然做出这样的东西,实在说不过去了。
而对于该片男主角,应该能称得上吉卜力史上最懦弱最没个性的男主角了,首先刺杀其父王这一举动就有些莫名其妙,如果是因为其自身双重性格导致的话,但这一行动对剧情本身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向观众传达的信息无非两个:1男主角因此从王宫中逃亡
2男主角有双重性格。但这个设定始终感觉有点弱智,从观众的角度来讲,不太愿意看到吉卜力的影片会出现那么可笑的人物设定,始终期待着影片最后能够有更宏大的叙事以及角色性格的补完,结果自然什么都没有。其实,如果在多花些笔墨在人物背景上的情节设定,男主角的性格远能比现在丰满,他身为王子在王宫中的地位、他和父王的关系、和母后的关系等等,这些全部没有交待。很遗憾,男主角性格的转变始终是那么突兀,好像只是和女主角来了个深情拥抱在经过光芒万丈地艺术化渲染之后就变身成为了传说中的勇者。原来就是男主角跑到了另一个国家因为种种没有必然联系的“偶然”干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也可不可以这么说,养尊处优的王子因为自己的恶劣性格跑到了平民百姓间体会到了民众疾苦最终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多么俗套,多么虚伪啊……不知是不是宫崎吾郎用这个王子来暗喻自己和父亲的关系呢?
对于动画电影来说,或许剧情平淡无奇乃至空洞,那至少在技术力上实现创新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例如早逝的近藤喜文在《侧耳倾听》中对于角色演奏音乐,和真实的指法无异。可是《地海战记》依旧是吉卜力式的画风,或者可以直接说是宫崎骏影片式的画风,至少说明《地海战记》的班底大部分是宫崎老爷子的人马,不过这也仅仅是宫崎吾郎从其父身上学到的形,至于神就像之前我所说的那样完全消失殆散。
可以肯定地说《地海战记》在所有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作品中,应该是属于最差的一部。在吉卜力真正到来新老更替的时候,内部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值得信赖的接班人,最有天赋的近藤喜文早已去世,望月智充的风格又和吉卜力不一致,森田宏幸杳无音信。不知道宫崎老爷子看到自己值得信赖的儿子拍出这样一部作品,当会不会发出后继无人的仰天长叹。
撒哈拉,热风不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