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学十年、回沈重造老巷:一个80后和他的东北“文艺复兴”梦

(2020-10-02 21:33:37)
标签:

暴暴蓝

奉天巷


https://i1.go2yd.com/image.php?url=0R92KqZAkX

2020年,和平区南八马路上,忽然燥起了一条万国建筑群。

独特的民国风格设计,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第一悠、第二悠、第三悠”的需求,一站都能满足。

它只是一条街而已,却凭借颜值和内涵,实实在在的,成为了沈城新地标,它就是“奉天巷”。

(图片源于网络)

过去的这里,是满铁工人的宿舍,在历经了时间的洗礼、世界的变化,它换了一副崭新的面孔,依然挺立在这里。

灰色与红色墙砖的拼凑,玻璃幕墙与外部楼梯的参差错落,小巷中心那棵粗壮的老树,走过街角窗格里若隐若现的罗马帘.....

或许,你刚从街尽头的“中式KFC”走出来,扭过头,一个捧着二胡穿着旗袍的姑娘,就定坐在那棵老树下,琴声穿透了巷子,百转悠长。

又或许,你正拿着羊肉串撸得火热,身旁颤颤悠悠颠过一辆黄包车,车里,坐着手持团扇的女郎,遮了半张脸,用那吊起的眼角,略过你嘴角的一粒孜然。

时间的碰撞,新旧的反差,过去与现在的相辅相成,而写故事的人,还在延续着故事……

高先生,80后,父亲是军人,母亲热爱艺术,加拿大留学10年,现在做房地产生意,丰富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如今的性格。

有书生的文雅,又不失北方人的飒爽豪情;有对流行的认知,又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幽默风趣,但也能对艺术侃侃而谈。

高先生曾经着手很多项目,创造过不少地标项目,履历不可谓不精彩,但一路走来,他总在思考:我们到底为这座城市做过什么?

有人说沈阳是文化沙漠,高先生并不这么认为。

“全国有两个故宫,一个在北京,另一个就在沈阳,这就足以证明沈阳的历史之悠久。

民国时期,我们拥有老北市,老北市就是那段时期全国的十大闹市之一,和上海的城隍庙齐名,我们有人有文化有历史。

我们有很多东西值得骄傲,只是时间的洗礼人们把它淡忘了。”

高先生迷恋“民国风”,那是一个动荡时期,越是动荡,人和人之间的感情越真诚,于是那段时间走出了很多文豪,造就了很多英雄。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城市老街的依恋,对文化的需求,对过去的怀旧,都越发深刻。

感受到人们的无奈和孤独,高先生带着这种对社会的责任,带着行业的变化,从传统的城市开发建设,转为城市艺术的创造者。

于是就有了“奉天巷”。

奉天巷是包容的,也是独树一帜的,有西方元素,也有本土文化,但它无效仿、不临摹,是一个独立体。

“我们常常在电影里看到旧上海、老奉天,你看,东北并不是所谓的‘大金链子小手表’,民国时期也曾是绅士的代表。”

在这样的理解下,奉天巷不同于其他商场与夜市,它有着灰色石砌的拱门、带着墨绿色罗马帘的欧式窗栏、记载着老街故事的手绘墙、日式的外接楼梯......

虽然奉天巷很小,但是它一定能为这座城市和沈阳人,留下很多值得骄傲的东西。

“无论你去了哪里,你都是个‘外地人’,因为你们的地域文化不同、生活习惯、习俗不同。

但走在奉天巷,你会由衷的自豪,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历史,说东北话不丢人,我们不只有‘农村热炕头’,我们不只有二人转。”

奉天巷是一次文化复兴,不光是建筑和消费模式的复兴,更是本土文化的自信和传达。

起身准备离开这条巷子时,天光已不再。

一改白天里的清爽模样,这条巷子在高低错落的灯光里,放肆起自己的妖娆。

当你还坐在二楼的共享露台上,和三两好友畅饮,猛然看见白天墙上的那位女子,此时却叼着烟斗,仿佛从云雾里走了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