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消磨时光 |
很多年前,在飞往重庆的飞机上,翻阅一本杂志,封面人物是Leonard Cohen莱昂纳德·科恩。
上图转自网络,并不是我当时看的杂志
自然里面有他的专题。那时不知道他是谁。杂志里面提到他是诗人歌手。但最主要的是提到他的性。给我的印象是痛苦且垮掉的老嬉皮士(实际上科恩内涵无比丰富)。尽管我对这类人物不感冒,但我真的就此记住这么一个人。
早两年,我偶然的听到一首歌,IL DIVO 唱的 《hallelujah》。非常动听。IL DIVO无论唱什么歌,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浪漫。无论是歌剧还是流行曲,他们都赋予了罗漫蒂克的情绪,这很容易让人接受,喜欢,随着他们哼唱。
但我总觉得他们的演唱,多的是技巧,但缺乏了灵魂。一首有灵魂的歌曲,由他们唱出,变成了悦耳动听的歌曲。这没什么不好。但我总觉得缺少了什么。
这样一首诗歌般的歌曲,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演绎。
I‘ve heard there was a secret chord 我听说有一种神秘的乐弦。
that david played and it pleased the lord 由大卫演奏以此来取悦上帝。
but you don't really care for music, do you 但你并不真的关注音乐,不是吗?
it goes like this the fourth, the fifth和弦进行是这样的--第四和弦(F和弦),第五和弦(G和弦)
the minor fall and the major lift 小三和弦降下来,大三和弦提升起来
the baffled king composing hallelujah 困惑的国王谱写了哈利路亚
hallelujah... 哈利路亚
your faith was strong but you needed proof 你的信念很坚强,但你需要得到证明
you saw her bathing on the roof 你在房顶上看见她沐浴
her beauty and the moonlight overthrew you 她的美和月光震慑了你
she tied you to her kitchen chair 她把你束缚在了她厨房的椅子上
she broke your throne and she cut your hair 她打破了你的宝座,割断了你的头发
and from your lips she drew the hallelujah 从你的嘴唇上她嗅到了哈利路亚
hallelujah... 哈利路亚
baby I've been here before 宝贝我以前来过这里
I know this room and I've walked this floor 我熟悉这间房子,我曾入过这里
I used to live alone before I knew you 在我认识你之前我独自生活
I've seen your flag on the marble arch 我看到在大理石的拱门上竖立着你的旗帜
love is not a victory march 但爱不是胜利凯旋
it's a cold and it's a broken hallelujah 它是冰冷的,破碎的,哈利路亚
hallelujah... 哈利路亚
there was a time when you let me know 有一段日子你让我知道
what's really going on below 接下来真的会发生些什么事
but now you never show it to me do you 但你从来也不向我展现你自己,你是这样的吗
but remember when i moved in you 但记住当我的心向你靠近
the holy dove was moving too 神圣的鸽子也靠近了
and every breath we drew was hallelujah 我们每次的呼吸都是哈利路亚
hallelujah... 哈利路亚
maybe there's a god above 可能天上真有上帝
and all I've ever learned from love 但我从爱学到的
was how to shoot someone who outdrew you 是如何射向你爱的人
it's not a cry you hear at night 你晚上听到的不是哭泣声
it's not somebody who've seen the light 不是看见过光线的某人
it's a cold and it's a broken hallelujah 它是冰冷的,破碎的,哈利路亚
hallelujah...哈利路亚
hallelujah... 哈利路亚
(歌词翻译转载自网络)
网上一搜,非常多的版本,大家最推崇的是jeff buckley的版本。
jeff buckley的声音无疑是特别的,他的高音假声,真的可以刺入到你的心中。一首《hallelujah》让他唱出的浓浓的哀伤,悲愤与无奈。从他唱第三句“do you”开始,我的情绪一直被他所牵引。
我相信绝大多数歌迷都被他的声音所感染,沉迷于他所散发出来浓重的忧伤当中。但我觉得这首歌不应该如此。尽管所有的评论都说他远远超过了原唱,唱出了“全新的洞见”。
当然,一百个人眼中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首诗歌般的歌曲,也会有不同的精彩诠释。
当我听到原作者原唱Leonard Cohen吟唱这首歌曲的时候,我知道这才是我想要的hallelujah。
这首歌的歌词,无疑就是一首内涵丰富的诗,它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忧伤。而Cohen用他无可替代的沧桑嗓音,低吟浅唱,娓娓的向我们诉说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从听到他唱的那一刻,我真切的明白了什么叫吟游诗人,什么叫低吟浅唱。他的吟唱,缓慢而忧伤。但这种忧伤与jeff buckley那种无奈到绝望的情绪很不一样。是那种清淡悠长的,能让人在忧伤中宁静的感受。
也许是年龄的原因,阅历的因素。如果我再年轻一些,可能我会更喜欢jeff buckley所唱的。
科恩70多岁巡演,现场表现秒杀国内很多“摇滚歌手”。
用《渴望之书》的译者的话作为结束:“科恩的歌好像在告诉我们,黑暗也可以是一种保护,一层温暖的茧。死也一样。死也可以是一种保护,一种温暖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