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纸书---《吴哥之美》

标签:
蒋勋吴哥之美柬埔寨 |
分类: 消磨时光 |
为什么强调纸书?
读完一本纸书,对我来说是挺久以前的事了。基本上都是在手机上,电脑上看书。看大量的网络小说,其实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就象孩子读大量的快餐书一样,吸收到的东西很少,没有什么可吸收的,也就浮光掠影了。加上在单坛做这些年的版主,经常收到咨询。几年前就有位网友对我说,经常接触这些不好的事例,对自己是会产生负作用的。我记得我当时跟她说,这些事例让我对婚姻的看法更加包容。我想那时我的心是非常柔软的。但这几年,看过太多太多的负面事例,回复过太多的婚变咨询,我对人性充满了迷茫。我觉得我的心渐渐坚硬起来。浮躁且迷茫。
如何让自己沉静下来?沉淀下来?去年我曾经想入藏,在那靠近天空的地方,是否能让我沉静下来。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但我想,未能成行,或许,是因为这种沉静,我并不迫切,或许,我想顺其自然。该静的时候,自然会静。
也许,一本书,一本纸书,也可以让我沉静如水。
比如:《吴哥之美》。
去年从泰国旅行回来后,计划今年的行程,柬埔寨是计划之一。去一个不了解的国家观看历史古迹,如果不提前做功课,那么去到只是面对一堆石头而已。
网上查攻略是必须的。
写得好的游记基本都会推荐观看蒋勋先生的视频《吴哥之美》。当我看视频到第六节的时候,我上当当订了这本书---《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是蒋勋先生在吴哥窟时陆续写给林怀民的信,2004年集结成册出版。
蒋勋老师对吴哥古迹的诠释,充满了他对人生、人性的憬悟,比他所介绍的景物带给我更多的感动和震憾。
在他一次又一次的徘徊在荒烟蔓草的废墟中,体会着上千年繁华刹那间成为废墟的意义,默念着“实无众生得来度者。”
就象他在书中所说,吴哥窟是使他思考自己最多的地方。
每年,我都象一个观光客一样,四处游走。也许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游走,其实是在寻找什么。我不确定我在寻找什么?看了《吴哥之美》,我想,也许我在游走当中,寻找着我自己。
一个如此美丽的国度,因为天灾人祸,文明一再被打断,好象总是要重新开始。那些“新近战争的受难者,可能在田地工作中误触了战争时到处胡乱埋置的地雷,被炸断了手脚,五官被毁,但似乎仍庆幸着自己的幸存,拖着残断的身体努力生活,在毁坏的脸上认真微笑。”
天灾人祸并没有使这个国家的人们惊慌忧愁,他们依然认真努力的活着,笑着。
看到这些,就象序里面许悔之所写的”在劫难之中,你的心可以很柔软。柔软的心啊,终将近乎于空,那时,就没什么可以损污伤害泯灭你了;那时,阳光就照亮巴扬寺石雕那微笑的脸了“。
是啊,看到蒋老师所写的这些,我的心在刹那变得柔软,湿润。
在屡次最残酷的屠杀城灭当中,这个国度的人民依然保有他们的信仰,在恐惧当中慢慢感受接受外界的帮助,重建自己的国度。从恐惧里升起如莲花初放一样的微笑,安静认真的活下去。
看完这本书,我很遗憾的发现,我和阿宝的吴哥之行恐怕在短期内无法实现了。
很多时候,我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去看,去感受,一切都是那样的身外,无关,这给予我放松。这也是我喜爱旅行的 一个原因。
但我觉得吴哥是一个还需要你去慢慢体会、融入的地方。而这样的体会之行,阿宝显然还不会喜欢。
或许某一天,我独自前往,或许有一天,两三知己结伴同行。
期待吴哥之旅,感受吴哥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