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课反思
(2013-10-08 11:23:04)| 分类: 教学心得 |
感统课反思
新学期开始了,班级同学都有了些变化,在感统课上有些内容需要重新调整。二(1)班上课的人数较多,孩子的特点比较活跃沟通欲望较强,在教学上需要更注重交流合作性。二(2)班小组上课,一个小组需要强调基础运动能力培养,另一个小组则要注重在耐心上和持久性上。一班学生为新生主要是在指令性上和班级集体活动能力的增强。
其中二(1)班上课,需要把特点体现出来。一个集体活动中等待、轮候、加油和团队意识。上课时我利用小黑板把学生名字展示出来,然后通过奖励制度表扬表现好的同学,因为有部分同学的红花意识比较强。在设计活动中基本都是以两个同学一起为单位练习,第一能加强学生之间的配合,第二能够使我们的学生更加关注人物,第三初步建立一个竞争意识。刚开始时还是比较单一,同学们基本都是只顾及自己的完成状态,没有考虑到同学的接受能力,几节课下来还是有部分同学可以照顾到自己的同伴。
活动过程:A同学趴在滑板上,B同学把大笼球推给A同学,然后A同学需要把大笼球推回给B同学。活动都很简单,大部分同学之前都已经完成过这样的活动,但是之前面对的对象都是老师或者家长,这样大人会控制好球和方向给到孩子。当这个活动发生在两个孩子之间的时候,孩子需要自己控制好方向和力度,而且同时是三组学生在推球,还要看好自己的球不能干扰到周围的同学,这样注意力需要有两个点,一个是球一个是对面的同伴,加上手上力度的控制。
存在的几个问题:1、有的同学力度不够,不能够推到对方手中;有的同学没有控制好力度,太大力往前推,容易撞到对方的头部。2、有的同学方向性控制不好容易把球推歪,干扰到旁边同学的球,眼和手的方向不一致。3、停球的控制能力需加强,运动企划能力较弱,当球来的时候没有一定的预见性,还不能够学会伸手出去停球,会习惯撞上去。4、同伴配合意识较弱,还不太明白对面的同学是自己的同伴,只在乎自己完成动作,没有顾忌他人的感受。5、旁边同学关注意识较弱,没有给同学加油。
训练后的效果:1、多次的配合后,能够意识到对面的同伴,知道自己需要推球给谁,在更换位置时,变化了同伴都能够发现出来。2、在奖励上有部分同学能够关注到自己的完成质量,在荣誉感上有一定增强了。3、等待时候能够更安静关注同学,有部分的跑动现象在提醒下还是能够主动回来。
需要改进的方面:1、及时关注当有同学表现好时,应该放大表扬鼓励其他同学主动学习。2、增加等待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分配不同学生关注不同的对象,通过数数的方式记录同学完成的情况,也是一种学习关注的辅助手段,在人多的情况会不知道自己的注意点在哪里,分配注意对象后减少了观看对象,也学习在干扰下寻找注意点。3、可以尝试分成两个组加入一点点竞争意识,提高集体意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