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蔚然四岁一个月零8天了。
不是为了显摆画功,只是记录一些想法。
孩子难免会要求妈妈画画,但我一直坚持少画,因为怕局限了她的思路,成人的笔是腐朽的,孩子的心是天然的。
不过为了不让孩子失望,我偶尔也会动动笔,虽然现在啥都不会,只能指鹿为马,但至少,我认真地梳理了思路,试图去寻找更适合孩子的表现形式。大人示范的关键在于,不要教她具体形象的刻画,而要展示给他尽量多的方法。
http://s3/middle/53e53c69hac780a3a7578&690
上面这幅海底世界很简单,我特意用了最随意的线条、似是而非的形象来表现。线条尽量不要封闭,到处都是出口——其实线和形的出口,也是心灵的出口,思维的出口。没有标准的圆,没有标准的方,没有水平线。而且画的时候要快,让笔从心里流出来,不是沉吟良久的刻意。一般这样一幅,就是一两分钟完成。
孩子非要妈妈画画,我选择这样教她放松心情,同时让她看到最随意的线条,而这种形式,可以应用到任何主题中。那么她就不会跟着我亦步亦趋地学海底世界,而是在画树、画人、画江河的时候,也能心随意动,手随心动。
http://s4/middle/53e53c69hac7810ceb79a&690
下面介绍一个讲故事的方法。
《爱心树》我家没有,昨晚,我一边画一边讲,用简单潦草的笔触,让孩子领略一个爱心的故事(上图)。画这种画照例手要很快,不假思索。孩子很喜欢。这种简单稚拙快速的画法,几乎适合任何故事。
《爱心树》的结尾,我稍稍改编了一下,就是最后一幅——树桩长出了新芽,它将成为一棵同样高大健壮的树。
http://s10/middle/53e53c69hac781d1baeb4&690
支蔚然开始了从线到面的转换。线面结合的效果让她画画的信心大增。而她涂色的时候,也并不拘谨。左边这个人头顶上,是垂柳…………中间的字和左下角的日期是自己写的。这家伙用两支花来代替了胳膊和手,要是奶奶看见肯定又得认真地纠正了。
http://s11/middle/53e53c69hac782b3ae16b&690
依然很杂乱很疯狂。但是我喜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