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一个政府或哪一种制度能完全控制或消灭贪婪,因为贪婪是人性
(2023-08-06 18:28:32)分类: 政治与时事 |
没有哪一个政府或哪一种制度能完全控制或消灭贪婪,因为贪婪是人性,是人类几十万年生存竞争中沉淀出来的特性和习惯,那是刻入了人类的基因中的。而在动物界,自私和贪婪的基因遗传更是特别清楚,一窝金雕幼鸟们自从破壳而出,只要有了力气,就会相互残杀,强壮的小金雕就会想办法啄、推挤弱小的金雕,而金雕父母对此视而不见,这是怎么回事?答案是,这是自然的优胜劣汰规律,是金雕这种物种进化的必然,是大自然的残酷生存环境选择了这种自私贪婪的基因。人类自从学会制造工具和生火,就进入了或多或少的集体型生存状态,需要相互帮助和配合,互相照看后代,尽量让自己族群变得强大。但是,人类进入氏族社会的历史与人类进化的历史比起来,依然太短,也就是说,人类至今依然没有洗脱基因中的自私贪婪属性。
也就是说,不管什么国家,什么文明,什么宗教,什么文化,都必须正视我们现在这个人类社会的全部:有优点,也有缺点,有光明的一面,同时有黑暗的一面。
美国大地是一个靠释放人性中的黑暗面而发扬壮大的。苏联曾经是靠鼓励人性中的光明而得到世界人民的热烈拥护的。但苏联的理念和制度最终垮了,因为苏联领导层和知识精英过于理想化,忽视了人性,且脱离了社会生产力和治理能力的实际,搞出机械的计划经济,粗暴地逆反人性,结果被人性反噬,苏联整个官僚体系都变成了贪婪和官本位主义,苏联社会流行集体吃大锅饭,变得不思进取,相互摆烂。
美国放任人性的黑暗,鼓吹私利至上,鼓吹个人绝对的自由,鼓吹金钱至上,现在,美国开始遭受文明沉沦的严重反噬。美国正在步苏联后尘。
这对中国上下的启发和借鉴是:必须坚守人类的初心使命,必须正视人性,时刻进行调整和改革,让公共利益和私利取得平衡,让公有制和私有制各安其所,市场和计划各司其职,相得益彰。
经济形式只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组织形式,因此,领导层和学者要有超脱经济制度的条条框框的主观能动性,要跳出经济思维,跳出GDP桎梏,从生产力发展、民生改善、生产积极性驱动、社会和谐等视角看待国家治理和发展的目标。当摆脱了经济体制和金融秩序的束缚后,看待世界,将变得超脱和自由!
比如面对当前最重要最紧急的贫富分化问题。如果跳不出现有的政治和经济政策形成的既定框架,就会发现贫富分化问题几乎无解,而如果忽视现有的政策和法律框架带来的束缚,回到人类社会的初心使命,回到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从恢复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的目标出发,就能得出正确的解决办法:必须也完全能够从就业政策、分配制度、金融理念、资本利得税、遗产税、货币政策方面想办法,比如将少数人多得的货币再掏出来一些,将试图转移的资本收一次转移税,累进式收取资本利得税,阻止大型资本在金融证券市场从事频繁的短线收割,降低企业IPO的市盈率,阻止企业投资人在上市后的大笔大幅减持。
办法多得很,关键是能不能战胜源自美西方的极端贪婪自私的经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