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渤海筑堤围海改造成淡水湖的方案的可行性探讨

标签:
华北平原淡水解决方案渤海围海造湖 |
分类: 政治与时事 |
一种渤海筑堤围海改造成淡水湖的方案的可行性探讨
如下图所示,在黄河入海口到山东龙口港之间修筑一条围海堤坝,同样具有改善环渤海地区交通系统的功能,此处围海面积为5900平方公里,按平均水深15米计算,总库容为885亿立方米,渤海整体年平均蒸发水量深度大约趋近0.7米,蒸发水量为41亿立方米。
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06.5亿立方米,那么每年实际可注入淡水为460亿立方米。按需要6倍库容的淡水来稀释海水的要求,总的稀释时间只需要11.5年,按12年计算。
此方案避开了海河水的严重水质污染问题,且只需要12年就可以实现海水淡化改造,因此技术可行性很高,且改造后积蓄的淡水足够整个华北平原地区的生产生活所需。如果将堤坝加高,可让整个山东境内的黄河河道水位上升1米至两米,从而可以让华北平原部分地区的河网系统实现自流,大大节约了供水管网的能源消耗。造福整个中国北京以南到黄河的区域。
甚至还可以在河南至山东境内的黄河分段修筑拦河坝,在枯水季节从渤海淡水湖反向调水支援河南和山东地区。
此方案确实十分值得相关部门进行分析调查
和研究探讨。
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06.5亿立方米,那么每年实际可注入淡水为460亿立方米。按需要6倍库容的淡水来稀释海水的要求,总的稀释时间只需要11.5年,按12年计算。
此方案避开了海河水的严重水质污染问题,且只需要12年就可以实现海水淡化改造,因此技术可行性很高,且改造后积蓄的淡水足够整个华北平原地区的生产生活所需。如果将堤坝加高,可让整个山东境内的黄河河道水位上升1米至两米,从而可以让华北平原部分地区的河网系统实现自流,大大节约了供水管网的能源消耗。造福整个中国北京以南到黄河的区域。
甚至还可以在河南至山东境内的黄河分段修筑拦河坝,在枯水季节从渤海淡水湖反向调水支援河南和山东地区。
此方案确实十分值得相关部门进行分析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