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叼雪茄的古巴老人是专业模特真正的古巴人雪茄是偶尔才抽

(2018-10-09 16:02:24)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R6lddFWO5Q

我有理由怀疑,古巴人的血液中流着的不是雪茄,也不是朗姆酒,而是跳舞的基因;他们每个都像天生就会萨尔萨(Salsa)的舞术奇才。去了当地的萨尔萨俱乐部后,我宣布,我投降了!

我才第一天到古巴,室友 C 就热情的邀我去萨尔萨俱乐部,还一晚走两场!萨尔萨在西班牙语中原泛指所有的酱料,化成舞蹈后就变成扭腰摆臀,热情、妩媚、又即兴的舞步。在 C 的古巴朋友带路下,先来到一间只限会员入场的萨尔萨俱乐部,在一幢破旧大楼里面,空间约莫是一间便利商店大小,中间有舞池、土土的迪斯科银色亮片球,四、五张简单的塑胶桌椅,很有旧式歌厅的风格。我们是场内唯一的外国人,现场多是「家庭客」,老夫老妻或是一堆姐妹在跳,C 和朋友也下去跳,我呢,还是先观摩好了。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R6ldbzI1ku

不要再逼我萨尔萨了!

我们接着又换场到最著名的 1830 俱乐部。这个户外俱乐部差不多有两个篮球场大,人多得水泄不通,游客和本地人各占一半。其实我在厄瓜多念西班牙语时,也在放学后上了几次萨尔萨基础班,想说自己动作做准、没掉拍子,应该能应付一下交际应酬吧。但看到全场的人不论年龄、种族,都双双对对、扭扭扭的热舞,光看他们转圈、举手投足挥洒自如,我已经头晕又心怯,只想化身透明人靠边站。

可古巴男人很热情,一晚下来起码有一打的男人「好心」的来邀舞。我推说不会跳舞,他们就更加兴致勃勃的说要当我的老师,直接拉着我的手和腰跳起来,有的还会顺便推销自己舞蹈教学的生意,可以再约时间上课「进修」。

明明口诀就是简单的「前、前、后;后、后、前」,但萨尔萨的重点是 8 拍中只跳 6 拍,而音乐中没明显的重拍,像撞鬼的我怎样都数错拍子。结果一小时内我遇上不同的舞伴来邀舞,也只是重覆的教我练基本步......虽说萨尔萨代表了拉丁美的热情,但有些古巴男子把身体像退热贴般贴过来,吃豆腐成份极强,个性保守的我还是有些害怕,跳几下就快快借故走人,跳上出租车回家。

之后我一直避免再去俱乐部,直到有天,和一群不会跳舞的朋友再到了另一家萨尔萨俱乐部。仗着我们都不会跳,反而自己乱跳一通,当地人可能看了怕了,也不来打扰了。中场有萨尔萨比舞大赛,有一队自创了一支结合牛仔舞、现代舞的萨尔萨,热情新鲜又有活力,结果却输给其他几队看来很普通的队伍。作为门外汉的我,好奇问了邻桌的当地人,你真的觉得创新那队不好吗?他理所当然的说:「加了其他风格,就不是萨尔萨了,还是原来的版本才好!」萨尔萨在古巴人心目中的地位,真的不容侵犯呢。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R6ldbrZS88

回到家里看到荷西和卡米拉的结婚照,两人年轻时都是时尚的俊男美女,我问他们爱跳舞吗?他们害羞又甜蜜的说,年轻时也常常出去跳舞,不过现在荷西的行动略为缓慢,才没有再跳了。

萨尔萨果然是他们的「全民运动」,不论男女老少,都能挥洒自如的扭扭扭热舞。看他们跳舞时,总是神情轻松,但态度认真。说到底,去泡萨尔萨俱乐部属社交与运动,不像我们泡夜店是嬉闹买醉;在这里的俱乐部别说看到有人喝醉,喝汽水、瓶装水的人甚至比点酒水的还多。他们一星期跳个 4 到 5 晚,舞林高手就是这样练成的吧!至于我呢,献丑不如藏拙,还是甘于做观众就好了......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R6lddFWO5Q

寻找雪茄老人

如果大家以为,古巴人都抽雪茄的话,我相信这个谬误跟外国人以为中国人都会功夫一样,纯属误会。我初到哈瓦那,大概经过 3 天,才在一个广场中看到一个雪茄老人。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R6ldc3DtK4

更正确来说,雪茄对于专业的古巴老人模特儿,只是用来叼着的生财工具!因为雪茄根本是奢侈品,这里一包烟只需要 NT$11,老伯们抽烟才更划算。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R6ldcuNXXs

我在中部城市千里达(Trinidad)的街头,碰到两位叼着雪茄的老人,他们坐了老半天,竟然一口烟都没有吐出来,也没有要点烟的打算。在雪茄离口的一刻,我才发现,为了保护他们的「道具」,这两位专门吸引游客拍照的模特儿伯伯竟然有奇招,自己加工的雪茄尾端以卷烟纸加长,含着这个部分就不怕口水弄湿雪茄,还可以环保地循环再用。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R6ldanZYcC

真正的古巴人,只会偶尔才抽雪茄。在古巴街头会叼着雪茄,如大户般边走边抽的,那叫做游客。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R6ldauOpg8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R6ldcwaf5c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R6ldagjFZI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R6ldbrZS88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R6ldauOpg8

参观雪茄工厂

为了感受雪茄文化,我也做了游客指定动作,参观哈瓦那的帕塔加斯(Partagas)雪茄工厂。每位收费 CUC10(约 67元人民币),导览时间只有半小时,还不准拍照。当时因平日供游客参观的工厂正在装修,我反而去了位处住宅区的「真正」工厂参观,才在门外就已闻到阵阵浓烈的烟草味。我不抽烟,只玩票性的抽过雪茄,感觉浓郁的木味和咖啡混合一起,气味的确是复杂而难以言喻的。

雪茄工厂环境昏暗,员工们在两旁的房间中默默地卷烟,我们跟着导游不断在窄巷和楼梯间穿梭,也不可擅自和工人聊天;老实说,还以为在参观《门徒》的制毒工厂。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R6ldeJdXBQ

我们看到的是后制程序了,所以不会看到最重要又神秘的发酵烟草过程。在一个像大教室的空间,只见一排排的工人以纯熟的手法不断的卷烟草,平均一条雪茄要包六层的原片烟叶和四种不同的烟叶;看到墙上的照片,我才知道原来新鲜的雪茄叶能长得比锅子还大。一般的烟叶经过自然发酵约 2 年就可以用来卷雪茄,而最优质的雪茄所使用的烟叶就要自然发酵 5 年以上。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R6lde4jAHY

由于古巴以前奉行单一种植政策,当庶糖价格大升时,卡斯特罗曾下令全古巴只种甘庶。直到今天,因为古巴的土地蕴含了大量蔗糖味,尼古丁成分下降,让古巴出产的雪茄外皮带微甜,味道变得独一无二。再加上历史上多少政治人物都离不开雪茄,像邱吉尔每天要抽十来枝,卡斯特罗有私人的卷烟师,他独创的配方成就了雪茄中最顶级的 Cohiba 品牌,也让古巴产的雪茄独领风骚。

工人快速的把烟叶卷好,再一条条的放到一个分隔了十几层的压箱中定型,然后分散到不同的楼层装箱;如果是熟练的老技工,一人一天可卷上 200 枝。老实说,我对那装雪茄的木盒子还更有兴趣呢!匆匆参观完再回到等待室,导游与另一组美国游客已很有共识地谈起来。「最高级的 Cohiba 工厂官方价 US$30,我可以从工人手上直接取货,只需要 US$10,你要多少?」我再次说明我不抽烟,也还有很长的旅程,不打算带回家送礼后,现场就没有人理会我了。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R6ldeHSoka

最后他们达成交易,相约几点在导游家中私下交易;明明白白的在工厂做地下交易,直到我走出工厂前一刻,门口的警卫也一再问我要不要买雪茄,他有便宜货。事实上,每个古巴人总会有几个亲朋好友或朋友的谁在雪茄工厂打工;无论售票员、出租车司机、餐厅侍者、或街上拉客的,和游客聊一聊,总会探问你想不想买雪茄,自然有管道卖便宜货给你。只差在这些偷出来卖的雪茄未必有原盒包装,只用塑料袋装着;虽然按官方说法属非法行为,但实际却没有阻止人民私下进行交易。但质量有没有保证,还是要真正的专家来鉴定了。

(雪茄社 上田莉棋 xuejiashe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