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城市的事 |
[题记]
我国著名的城市评论家、超级“城迷”、《新周刊》编务总监何树青——也是我的同事,在他经营的“城市”栏目中,发明过一个词,就叫“内心城市榜”,用造榜的方式,写出一个人的城市经验和对于城市的态度。他为这个词写过一篇文章,还把本来是用于个人的榜,用到了一座城市头上,造了个《重庆内心城市榜》,很有意思。2006年《新周刊》的栏目要做一些小调整,我建议他用“内心城市榜”做一个子栏目,做上一年,以问卷方式,专门采访一些名人,提取出这个时代最精粹的城市经验和城市观,直到把这个问卷做得像著名的“普鲁斯特问卷”一样有趣而受欢迎。新年第一期这个子栏目就要推出了,我自己也觉得很好玩,于是提前做了一份公布于此,绝对不是样本,只是觉得找到了一次梳理自己城市生活经验的好机会,如果大家觉得也算有趣,那就权当是为这个新栏目做的广告吧。
我国著名的城市评论家、超级“城迷”、《新周刊》编务总监何树青——也是我的同事,在他经营的“城市”栏目中,发明过一个词,就叫“内心城市榜”,用造榜的方式,写出一个人的城市经验和对于城市的态度。他为这个词写过一篇文章,还把本来是用于个人的榜,用到了一座城市头上,造了个《重庆内心城市榜》,很有意思。2006年《新周刊》的栏目要做一些小调整,我建议他用“内心城市榜”做一个子栏目,做上一年,以问卷方式,专门采访一些名人,提取出这个时代最精粹的城市经验和城市观,直到把这个问卷做得像著名的“普鲁斯特问卷”一样有趣而受欢迎。新年第一期这个子栏目就要推出了,我自己也觉得很好玩,于是提前做了一份公布于此,绝对不是样本,只是觉得找到了一次梳理自己城市生活经验的好机会,如果大家觉得也算有趣,那就权当是为这个新栏目做的广告吧。
“内心城市榜”问卷
答卷人姓名:周可
答卷人职业: 《新周刊》编辑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答卷人城市经历:以至少居留一夜为限,去过的国内城市共计63座。
答卷人姓名:周可
答卷人职业: 《新周刊》编辑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答卷人城市经历:以至少居留一夜为限,去过的国内城市共计63座。
1.列出在你心目中排名前三位的城市(无论国内国外或是否去过)?
厦门
厦门
我生命中最有意思的4年和最没意思的3年时间都给了她,这里有青年时代最靠谱的朋友,直到今天,我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一些最重要的人生体验,都绕不过这座小城市。
成都
成都
15年前,在我第一次去成都之前,我已经多次去过甚至更繁华的城市,但我没有觉得那种繁华是我可以亲近的,而成都所不同的是,她建立了我最初对城市花花世界那种触手可及的亲近感。后来,她高贵的享乐主义气质和自得其乐的满足感,更是令我着迷。
广州
广州
我在观念上非常抵触的一座城市,不知不觉中成了我的挚爱——这一点足以体现她的魅力。她以自己的丰富和自由,让我在确保一种比较满意的生活质量的基础上,享受到了一点点做人的体面和尊严。
国外的城市我一共只去过六、七座,根本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而且我个人觉得,想像的城市经验往往靠不住,有太多的不真实。比如,我的同事摄影师张海儿每年都会在巴黎生活和工作几个月,他的最大苦恼就是,每每遇到一些知道了他的巴黎背景的人在他面前大谈“我最喜欢巴黎了,多么浪漫,多么富有艺术气质啊”,张说:“听到这种话,我难受地都快要起生理反应了。”所以,我虽然也觉得巴黎不错啊,但我真的不敢让她挤进这个榜的前三名。
国外的城市我一共只去过六、七座,根本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而且我个人觉得,想像的城市经验往往靠不住,有太多的不真实。比如,我的同事摄影师张海儿每年都会在巴黎生活和工作几个月,他的最大苦恼就是,每每遇到一些知道了他的巴黎背景的人在他面前大谈“我最喜欢巴黎了,多么浪漫,多么富有艺术气质啊”,张说:“听到这种话,我难受地都快要起生理反应了。”所以,我虽然也觉得巴黎不错啊,但我真的不敢让她挤进这个榜的前三名。
2.你最喜欢城市生活的哪一点?
有太多的神秘感,有太多的自由度,有太多的可能性。
我一直以来都把这三点看成是城市生活的最大魅力所在。与乡村的宗族社会体系和固定、因循且透明的生活形态相比较,城市生活是建立在一种随机的关系之上的,这决定了城市从她建立的第一天起,就成了一个足以激发各种欲望和想象力的人间乐土,一个冒险家们的励志战场和伤病员们疗伤的避风港。
有太多的神秘感,有太多的自由度,有太多的可能性。
我一直以来都把这三点看成是城市生活的最大魅力所在。与乡村的宗族社会体系和固定、因循且透明的生活形态相比较,城市生活是建立在一种随机的关系之上的,这决定了城市从她建立的第一天起,就成了一个足以激发各种欲望和想象力的人间乐土,一个冒险家们的励志战场和伤病员们疗伤的避风港。
3.你最害怕城市生活的哪一点?
陌生、孤独和失去方向感。
如果我们不能享受城市生活的真正乐趣,那么,我们将被城市所埋葬,这样,那种陌生、孤独和失去方向的感觉便会使城市成为你的敌人。缺少以下三样东西的城市生活是不可想像的:圈子、钱和只属于你一个人的城市快乐线路图。千万不要相信大隐隐于市的说法,因为这绝对是城市爬虫的温柔屠刀。
陌生、孤独和失去方向感。
如果我们不能享受城市生活的真正乐趣,那么,我们将被城市所埋葬,这样,那种陌生、孤独和失去方向的感觉便会使城市成为你的敌人。缺少以下三样东西的城市生活是不可想像的:圈子、钱和只属于你一个人的城市快乐线路图。千万不要相信大隐隐于市的说法,因为这绝对是城市爬虫的温柔屠刀。
4.你会用哪三个形容词定位你所生活的城市——广州?
混乱、节制、人本。
她的“混乱”显示出这个城市的自由张力和生机;她的“节制”透露着这个城市的现实主义生活态度;她的“人本”令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觉得做人不仅不累,而且有乐趣。
混乱、节制、人本。
她的“混乱”显示出这个城市的自由张力和生机;她的“节制”透露着这个城市的现实主义生活态度;她的“人本”令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觉得做人不仅不累,而且有乐趣。
5.对于一个广州的外地人,你给他的第一个忠告是?
尽快学会白话,这样,你就可以看香港电视了。我觉得,广州这个城市对于外地人来说,所剩不多的好处之一,就是有效果电视看。如果你能每天看3-5个小时的香港电视,你就会获得一个更好了解广州或者岭南广府文化的途径。
尽快学会白话,这样,你就可以看香港电视了。我觉得,广州这个城市对于外地人来说,所剩不多的好处之一,就是有效果电视看。如果你能每天看3-5个小时的香港电视,你就会获得一个更好了解广州或者岭南广府文化的途径。
6.如果你要拍一部关于广州的电影,你最愿意拍什么题材?
关于广州,只有两部电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1960年代的《羊城暗哨》,当年叫做“抓特务”的片子,感觉这个城市的特务特别多,而在那个年代,特务特别多的地方,一定是很开放很繁华的城市;二是《雅马哈鱼档》,非常广州味道的片子,我想很多人对广州市民生活的了解,都是通过这个电影。在《雅马哈鱼档》这部电影所反映的年代,我正好在广州生活了半年时间,现在对比一下,觉得最大的区别就是外地人多了很多,说普通话没问题了。所以,我最愿意拍的题材,就是这20年来的广州新移民的生活。
关于广州,只有两部电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1960年代的《羊城暗哨》,当年叫做“抓特务”的片子,感觉这个城市的特务特别多,而在那个年代,特务特别多的地方,一定是很开放很繁华的城市;二是《雅马哈鱼档》,非常广州味道的片子,我想很多人对广州市民生活的了解,都是通过这个电影。在《雅马哈鱼档》这部电影所反映的年代,我正好在广州生活了半年时间,现在对比一下,觉得最大的区别就是外地人多了很多,说普通话没问题了。所以,我最愿意拍的题材,就是这20年来的广州新移民的生活。
7.在广州,你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哪里(除了单位和家)?
依次为:买CD和DVD的档口(金海印谭生和郭生的那两家CD店里,可以买到78元的正价古典CD;要淘欧美流行音乐的打口CD,就去石牌东路口天河商贸大厦的4楼,一般每张10-20块可以搞掂;DVD毫无疑问是去科贸园黄氏兄弟的档口),餐馆(天河那几家火锅店和湘菜馆基本上都吃过了),书店(只去学而优——买自己的书和五山书城——买女儿的书),商店(天河城以及我家所在五山街上的两家外贸店),酒吧(从来记不住名字,反正就那几家)。
依次为:买CD和DVD的档口(金海印谭生和郭生的那两家CD店里,可以买到78元的正价古典CD;要淘欧美流行音乐的打口CD,就去石牌东路口天河商贸大厦的4楼,一般每张10-20块可以搞掂;DVD毫无疑问是去科贸园黄氏兄弟的档口),餐馆(天河那几家火锅店和湘菜馆基本上都吃过了),书店(只去学而优——买自己的书和五山书城——买女儿的书),商店(天河城以及我家所在五山街上的两家外贸店),酒吧(从来记不住名字,反正就那几家)。
8.你最近一次在市民广场坐坐是什么时候?
已经记不清楚了,现在还有谁会去广场闲坐啊?
已经记不清楚了,现在还有谁会去广场闲坐啊?
9.你最近一次坐公共汽车是什么时候?
啊,今天去公司加班还坐了来着。
啊,今天去公司加班还坐了来着。
10.给你一年的假期出门旅行,你计划去多少个城市?
3-5座城市,我希望自己在这几座城市中每一座都能有安静地住上至少3个月的机会。
3-5座城市,我希望自己在这几座城市中每一座都能有安静地住上至少3个月的机会。
11.在外地出差时,有空的话你最愿意去什么地方看看?
如果是一个人的话,最想去一座城市中没去过的地方转转。
如果是一个人的话,最想去一座城市中没去过的地方转转。
12.你觉得哪个城市的人活得最自在?
所有城市都有自己的活法和自在。
所有城市都有自己的活法和自在。
13.若有机会自己盖楼自己住,你想盖多少层?
三层。第一层是客厅和吃饭的地方,第二层是工作的地方,第三层是睡觉的地方。
三层。第一层是客厅和吃饭的地方,第二层是工作的地方,第三层是睡觉的地方。
14.你的电话打往哪个城市最多?上个月的手机话费是多少钱?
家里的电话,最多打往中山,我的家人住在那里。上个月手机话费共计436元5角。其中漫游费82元。这个月我一次北京和一次上海。
家里的电话,最多打往中山,我的家人住在那里。上个月手机话费共计436元5角。其中漫游费82元。这个月我一次北京和一次上海。
15.你的MSN上哪个城市的联系人最多?
——若没有MSN,邮件发往哪个城市的人最多?
本城广州。这是城市生活最怪异的地方,离得最近的人往往见得最少却聊得最多。
本城广州。这是城市生活最怪异的地方,离得最近的人往往见得最少却聊得最多。
16.你觉得百万富翁一天要工作多少个小时?
有时候一天根本不干活,有时候通宵干活。但有一点我不明白,据说有很多有钱人是在打球的地方、在酒楼里,在夜总会里跟人谈事,这,算不算工作?
有时候一天根本不干活,有时候通宵干活。但有一点我不明白,据说有很多有钱人是在打球的地方、在酒楼里,在夜总会里跟人谈事,这,算不算工作?
17.你觉得穷人的夜生活是怎样的?
到处溜达,在家或到有大屏幕的地方看电视,在街头吃烧烤,打牌或泡网吧,然后回家睡觉。
到处溜达,在家或到有大屏幕的地方看电视,在街头吃烧烤,打牌或泡网吧,然后回家睡觉。
18.“城中村”这个词令你联想到什么?
所有那些城市生活中最原生态的东西。
所有那些城市生活中最原生态的东西。
19.给你20万,你愿意在哪个城市花掉这笔钱?怎么花?
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花掉。比如,叫上几个哥儿们,去我平时去不了的高级馆子爆撮几顿,弄几张高级运动会所的卡备着,再去金海印谭生和郭生的那两家CD店席卷一通,我初步估算了一下,如果我砸进去三万块钱,基本上半年可以不用去而不会有什么遗憾了。如果还有钱剩下的话,就存着,第二年再这么来一轮。
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花掉。比如,叫上几个哥儿们,去我平时去不了的高级馆子爆撮几顿,弄几张高级运动会所的卡备着,再去金海印谭生和郭生的那两家CD店席卷一通,我初步估算了一下,如果我砸进去三万块钱,基本上半年可以不用去而不会有什么遗憾了。如果还有钱剩下的话,就存着,第二年再这么来一轮。
20.什么事可能会令你感到愤怒?
对于城市的任何事物,我会惊讶、错愕、困惑,但我从不愤怒。其实,我一向不喜欢那样的人,他们因为城市的变化,违背了他们的某种意愿而痛心疾首,并假借他人的名义来义愤填膺地伸张正义。比如,很多人自己住在很舒服的公寓楼甚至别墅里,却装模作样地因为城市里面的一些老房子被拆除而愤怒。这种城市愤青姿态,我就觉得很不人道。
对于城市的任何事物,我会惊讶、错愕、困惑,但我从不愤怒。其实,我一向不喜欢那样的人,他们因为城市的变化,违背了他们的某种意愿而痛心疾首,并假借他人的名义来义愤填膺地伸张正义。比如,很多人自己住在很舒服的公寓楼甚至别墅里,却装模作样地因为城市里面的一些老房子被拆除而愤怒。这种城市愤青姿态,我就觉得很不人道。
21.城市为你的工作带来了什么灵感与好处?
对于事物多样性的良好感觉和对于变化永不厌倦的新鲜感。城市从本质上讲是感官的,所以,为了不至于被城市喧闹和眩目所淹没,必要的装模作样的冥想——也就是发呆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
对于事物多样性的良好感觉和对于变化永不厌倦的新鲜感。城市从本质上讲是感官的,所以,为了不至于被城市喧闹和眩目所淹没,必要的装模作样的冥想——也就是发呆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
22.你会用哪三个形容词定位你的家乡?
封闭、害羞、焦虑。
封闭、害羞、焦虑。
这三个词所显示出来的城市特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烙在在那里生活了20多年的我的身上,成为我的一块心病,因此,某一天,我离开这座城市,便有了一种胜利大逃亡的感觉。
23.你理想中的城市是什么样子?
《第五元素》中的纽约应该是最靠谱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那个关于婚姻生活的“围城”隐喻,本质上是关于城市的,所以,所有对于城市的描述中,那种“你看人家巴黎”之类的说辞,是最愚蠢也是不可信的。
《第五元素》中的纽约应该是最靠谱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那个关于婚姻生活的“围城”隐喻,本质上是关于城市的,所以,所有对于城市的描述中,那种“你看人家巴黎”之类的说辞,是最愚蠢也是不可信的。
24.你愿意离开城市到农村生活多久?
最多一个月,我相信,对于像我这样依赖城市的人来说,过长时间的乡村生活是危险的和不人道的。要么彻底放弃城市,要么尽快回来。
最多一个月,我相信,对于像我这样依赖城市的人来说,过长时间的乡村生活是危险的和不人道的。要么彻底放弃城市,要么尽快回来。
后一篇:莫扎特计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