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7日,第1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秦怡被授予“终身成就奖”。作为一名演员,秦怡老师无疑是成功的,她塑造的许多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深刻的留在了观众的心里。
在华丽的演员生涯的背后,秦怡老师有着怎样的人生遗憾呢?
近期在接受郭敬明采访时,秦怡说到此处,眼神里流露出了些许感伤。
“家庭有遗憾。文革前,一个戏、接一个戏,一个戏接一个戏在拍。家庭生活都快没有了。”
“孩子根本就不能自己来照顾,所以孩子就是请了个奶妈,她只是骗骗人的。所以我的孩子为什么那么瘦,总生病,后来胃切除了两次,很小,五岁的时候,胃就搞坏了,因为他应该吃奶的时候,她给它塞饭。我拍《马兰花开》我在基建工地体验生活,一面生活,一面拍戏。拍了9个月,我9个月没有回家,我先生给我儿子拍了一张照。旁边还写着几个字,今年妈妈又不回家过年了,就是这样子,好像可怜巴巴的那样子,老想妈妈了,可是妈妈每年要拍戏,拍戏的话,半年是少的,至少也是四五个月,所以你说牺牲吗,这也是一种牺牲。”
在秦怡的从影道路上,她扮演了众多个令人难忘的经典角色,然而秦怡却说:“这一生,为了‘母亲’这个角色,我花的时间最长,耗费的心血最多……”
她的儿子金捷从小是个聪明内向的孩子,秦怡夫妇二人忙自己的事业,常出国或到外景地拍片,一去就是十天半月的,儿子无人倾诉,孤独开始向他袭来。当秦怡从杭州拍戏回来后,发现16岁的儿子行为明显反常了,这才焦急地将他送到医院,诊断的结果给了这个家庭一个晴天霹雳,金捷患了急性轻度精神分裂症。
金捷这一病就是四十多年,秦怡始终守护照顾在儿子的身边,即使出外拍戏,也会将他带在身边,几十年来秦怡没让儿子漏吃一次药,也总是让他穿的干净整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