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说幼升小择校是必须的?

(2009-06-29 16:17:34)
标签:

小升初

择校

育儿

分类: 吾儿当自强

用学术的语言来说,幼升小择校是“个体理性导致群体非理性”的典型案例。

举例来说,大家都在坐着看电影,有个矬子觉得前排的脑袋挡了他的视线,于是他就站起来看。站起来对矬子个人而言是合适的。

不过他这一站不要紧,后排的也要跟着站起来,要不就只能看矬子的后脑勺。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结局,就是所有的人都站起来看电影。

这个时候的效果其实还相当于大家都坐着看电影,与坐着看相比,站着显然太不舒服了,这就叫“个体的理性最终导致集体的非理性”,从个体来看,他是理性的,从整个群体来看,则是明显的不理性。放着好好的椅子不坐,却都傻呵呵地站着。

但是对于个人而言,在别人都在站着的情况下,实际上这时你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也站起来看,你不站,别人都站着,你当然就亏大了,什么也看不着,那票钱不是白花了吗。

幼升小择校的道理与此相同。你们家孩子老老实实在片内就近上个一般的小学,别人走择校上了一个各方面都更为出色的学校,你的孩子首先已经输在起跑线上。还没开始赛跑,你们家孩子已经落后了一大截。

而且,按照现有的体制,好小学意味着将来上个好初中,差小学意味着6年后只能上个差初中。这样小学毕业时你仍得想办法去择校。那时候择校就更加被动了。好的初中人家上来就问你:“那个小学毕业的?”你把片内小学的大名一报,人家就会说:“哎呀,我们学校已经招满了,您再去看看别的学校吧!”这个时候你再后悔,你能找谁喊冤去?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时候你看着自己的孩子,觉得他各方面都不错呀,可就是迈不进好初中的大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有家长天真地说,“北京这么个地方,学校再差能差到哪里去?”你说的有道理。可是这两天不知你有没有看报纸,今年的高考状元又出在人大附中啊、101中学、四中、八中、二中、五中啊等等这些学校。北京有好几百所中学,可是每年都是这几个学校在高考中傲视群雄,高分考生无央无央的。这些好高中的生源哪里来的呀?好初中呀!好初中的生源哪里来的呀?好小学呀!

说到这里,家长朋友你是明白了啊,还是明白了啊,还是明白了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