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跆拳道的威力(影子侦探 )

(2008-09-08 10:30:12)
标签:

影子侦探

跆拳道

空手道.

体育

跆拳道没有用, 跆拳道没有威力这样的说法我是坚决不认可的.
但是说跆拳道只要练好了就威风八面,也绝对是不对的。

跆拳道的腿法,快,华丽,但是,有一个缺点。 就是飘.

对比一下,你看空手道的回转踢(横踢),真正在实战中,踢到对手的一瞬间是略微向斜下发力的。这样就给对手的腿,肩,肋骨等位置造成很大的切割伤害. 但是跆拳道的基本多是平面打击. 比如跆拳道的横踢是用脚背横向击打头和胸的。

平时对剑道有关注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一点。 就是当他们表演切竹子的时候。 都不是用刀横向切.因为那样根本切不断. 90%的情况会把竹子砍飞出去.
只有刀刃略微斜向下,才可以把竹子顺利切断.

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力要和另一个力互相作用才可以产生破坏。换句话说. 我打你肚子一拳. 你肚子必然是固体,而且你身体有质量,我才能打坏你.你要是长了个水肚子,空气肚子,又或者你是一个纸人, 飘在空中. 那我无论用多大力量绘拳打你,你都无所谓的. . (有个别喜欢抬杠的人会说"我也见过大师抬手斩断空中纸片的!"  同学,您太容易被人骗了。 那种功夫,其实你也会.你就是没试过而已. 那和这里说的用拳头打.不是一个力量。那是靠的空气阻力)

同样道理。 如果竹子只是立在那里。你横向一砍.它没有多大质量。所以它被打飞的可能很大。飞起来的同时,会发出很清脆的响声(注意我刚才说的这句话!)

可是如果要想将竹子砍断.就不能让它飞走。所以,要给它找一个相反力的支点.这就是为什么要斜切入.这样竹子会被地面托住,不飞出去.刀刃就切进去了. 这样砍,不会发出特别啐的声音.

跆拳道,为了表示自己踢到了对手。要求对护具发出清脆的击打. 而空手道, 散打,MMA什么的。 都不追求击打的响声. 而是效果.

所以, 跆拳道演变的有点飘. 腿看起来很有力.而实际效果却不是那么强。

我们平常人对武术的效果有很多错误的观点。 比如,大多数人都认为. 跳起来的动作肯定威力更大。 其实这是相对的. 跳起来要看体重, 肌肉爆发力和协调性的水平。 同样一个人.在地面上侧踹,和跳起来飞踹. 一般人都认为飞踹的破坏性更大。 其实不然. 只有很少一部分,协调性和暴发力都很强的人才飞踹比侧踹强。 而大多数人.原地靠腰腿和重心发出来的力更大。

这样解释一下也许会更容易理解。 举重运动员有时候可以举起比自身体重更重的东西.我们一般人平时经过训练,也可以握推起至少和自身体重一样大的重量。 因为我的肌肉在两个力之间做功.
一个力是杠铃的重里, 一个是大地的支撑力.

可是如果我们跳起来,我们只有一个力.就是自身的重力. 自身的重力对于我们的肌肉来说,还是相当大的。我们不可能把自身重力加速度到特别快的程度。 这是有肌肉和骨骼的限度的.

所以,我们没法使自己的身体象子弹一样。加速度到破坏性很强。

因此。大多数人,飞起来反而没有在地上打有力量. 可是,飞起来给人感官上刺激很大。 所以, 外行才觉得飞起来的动作更厉害.

跆拳道跳起来的动作太多. 在地面上的动作也大多是横向扫打.(这不是跆拳道的错。 是比赛规则的错)
再加上很多初学者,他的动作变形。 横踢都是撩着向斜上打的.自然可想而知.打击效果就打了折扣.


说到这里, 想起,曾经有人说我做的横体动作演示,腿太平了。 实战里都是撩着打的。 这我绝对不同意. 因为撩着打就会降低弧线腿法的破坏力,而且, 很容易撩到对手肘上。 破坏自己的脚.


撩着打, 只有在用身体某个尖锐部位刺的时候才会起更大破坏力的作用. 比如.......(别想歪了。 哈哈)用肘打对方胸口.

当对手从后面抱过来。 我们平抬双臂把他的手臂架起,然后侧滑半步迅速用肘向其心窝打击的时候。(这是个基本防身术技巧。看不太明白文字没关系。 因为我重点要说后面的.)很多人的肘打击在这个时候不起作用。 其实就是因为他们是向后拉肘。而不是向上挑. 你肘是尖的。你向下扎或者横向推,威力都没有把对手挑起来重. 因为,你挑的时候,他的自身体重也帮助了你.

说着说着就扯远了。

回到原来话题。 跆拳道的问题就在于,它在不适合发力的角度发力。浪费了很多能量.但是,它达到了华丽的效果.

所以, 如果稍微动脑子,在不同目的的实战中,使用不同的方法。跆拳道的威力还是惊人的.

比如你打WTF的实战.你华丽点好. 打击的越清脆越好。
但是你和玩空手道的切磋。你就该放平心态。 不要跳来跳去地浪费自己体力。利用自己的体重,对手的体重。 以及大地的力量来完成你的格斗过程.

以上, 影子侦探个人观点(剑道部分如果诠释有谬误还请专业人士多多指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