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知何年何月,歹徒成了武道的标准?(上)

(2006-06-29 11:16:47)

 

 

说起来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现在一提起某种武道,某种格斗术,大家都会研究和探讨它是否实用,说白了就是评论它是不是厉害。而这是否实用,是否厉害的标准就是歹徒。就包括我自己也在拿这个标准在很多场合做讲解和比喻。

这个所谓的标准说的渐渐多了,突然意识到它很荒谬。就好象歹徒实际上是一个经过ISO认证的最标准的衡量武道实力的尺度一样。这岂不是胡闹?怎么拿坏人当标准了?况且……歹徒也是人, 也有心理素质高的,素质低的,魁梧的,弱小的。怎么能随便就拿这个人当标准了呢?

其实, 说实在的,歹徒行凶的时候, 他比我们更胆小,显有见过歹徒比人民还牛的。人的心理都有一杆是非于否的称,歹徒也是人, 他也有。所以他做坏事的时候,他也怕被人捉到。因此他在做这个事的时候本身心理就处于不平衡状态,人就不放松,你想想他这样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你把他打败了,你就厉害了?那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不和你打败一残疾人之后又沾沾自喜一样?不觉得可笑么?

所以,以是否能够斗歹徒来评价一种武道厉害不厉害是不和逻辑的。而且在我看来,可以评价一个人是否厉害,但是不应该评价一个武道是否厉害。可以评价一拳是否打的有力量,不能评价拳击是否有力量一样的道理。一个是功力,一个是体系。

我想大家习惯性地把是否能斗过歹徒当作一个标准是因为它是生命中的一个突发情况,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技能保护自己,而武术正好是因为防身而产生的。所以,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斗歹徒可以判断一个人武功的高低。

其实,这不对。《孙子兵法》是一本好书。好就好在它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交战进行了更高层次的分析。和众人皆喜欢“风林火山”的那段描述不同的是,我本人对它里面另一句话印象更深。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交战就是冲突,冲突就是对抗,就需要动武。就要分出胜负!胜负就是要看谁的最后损失小。从损失这个角度看待交战,我们就能体会到,所谓胜利,最好,最实惠,最完美的方法就是不动一兵一卒对方就屈服了。

我们很多人在评论什么厉害不厉害,强大不强大的时候,本身就是站在一个已经降了级的水平上去看的。那就是非要打,打完了才知道谁厉害。这样的评价基础,并不是不对,但是不高明。

说到这里想起另一个词“不怒而威”。说这人很有实力,很威严,让人害怕,威严到什么程度呢?你往那一坐,不用发怒,你就怕他。实际上这就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表现。人与人之间难免有不统一意见的时候,相互对抗, 争辩,使用各种技巧使对方认同自己的看法,这其实也是一种交战。但是当一个人的实力达到一定程度,你根本没有自信,没有资格,没有能力和他争辩的时候,你看着他你就心虚,这样,对方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善之善者”了。

在没有练跆拳道的时候,我是个很懦弱的人, 我很胆小怕事,我并不是在编个类似《丑小鸭》的故事来诱导你跟我学跆拳道。我只是在讲述一个事实。那个时候我特别怕碰到暴力事件。特别怕那种很凶的人。因为我知道,他们会打倒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班上有几个比较壮的男生,天天都会欺负我。我也不敢说什么。

当时就有一个梦想。有一天当有人对我说:“信不信我抽你!”的时候,我能够大声地反抗他:“我不信!”

练了这么多年跆拳道,也练了空手道和其他的一些武术项目,对实战,对功力,对武道都有了新的认识。现在,谁也不能轻易欺负我了。走在街上我不怕碰到酒鬼、地痞或者其他什么危险。我知道自己到了一个什么实力,我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知道在一件事发生的时候,我能控制局面到什么程度。这是学武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并不是我会打架了那么简单。而是我知道怎么避免打架了。我不用出拳,不用出腿,我也能让他知道,他伤不了我,我不怕他。这才是学武最重要的东西。我希望以后我能够有更深的发展,我能不仅仅是不让他伤害我,我还能在不动武的情况下让他意识到,自己也可以避免暴力冲突而解决问题,也能有朝一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播给其他人。这是我以后的目标。

这个,才是我学武道所想要得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