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九寨沟藏民家里做客

(2011-10-11 16:44:53)
标签:

九寨沟

黄龙

藏民家

做客

民俗风情

旅游

分类: 观光遊记

    这次到九寨黄龙旅游除了观看当地的天然景色外,体察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也是相当有意思的活动。但所谓的做客,还是有付费的。去一个藏民家,每人是150元,当然也没有票据,也不知导游付给那家藏民多少钱。

从接待我们的这家藏民来看,是相当富裕的。一个很大的院落,盖着二层藏式小楼。楼下一层相当于一个不小的礼堂,可以同时容纳六、七十人,中间还有一个不小的空地,可表演歌舞。客人分三排而坐,每人前面放着长长的地桌,地上铺着地毯,人们席地而坐。

客人进入院落后,要根据当地的藏民习惯,洗手,并用一种藏香熏一下,据说可以驱除从外面带来的毒邪之气,然后到转经筒前转一转,可以为亲人祈福平安。进入大厅后,按顺序做好,即由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来作招待客人的主持。这位妇女自我介绍是这家的大嫂,他们全家30多人,没有分家而居住在一起,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此前我对川西的藏族还真不了解,行前由于工作繁忙也没做好相关的功课,所以一路上只能听导游和这位当地的主持来介绍。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藏族人,与西藏自治区的藏族有着很大的区别,这里属于东藏区,信奉的藏传佛教的流派不同,语言也有很大区别,生活习惯也有所不同。而且这里的藏民多少年以来就和当地的汉族人、羌族人、回族人杂居在一起,所以他们的汉语水平很高,不论老人还是孩子都能操一口流利的汉语,并带有四川当地的口音。且他们身上的音乐天赋很强,大多数人都能歌善舞,嗓音嘹亮而浑厚,风靡全国的容中尔甲、高原红组合等都出自那里。

随着主人滔滔不绝的介绍,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里到目前仍实行一夫多妻制。我们所到的这个家庭就是由一个父亲和四个妈妈,以及同父异母的众多兄弟姐妹所组成。三十多口人能在一个锅里吃饭,相敬如宾地和睦相处,让我们这些外来人都十分敬佩。据介绍,现在这位主持大嫂,就是这个家的管家,主管着全家的大大小小的劳动、生活的所有事务。这在我们这些汉族人眼里,真是难以实现的。

接着大嫂逐一给大家介绍家里的成员,大弟、二弟……大妹、二妹……特别介绍了一个风姿绰约的小妹妹,说是准备从今天的客人中为小妹妹召一个上门女婿,逗得大家兴趣盎然。这些兄弟姐妹们逐一为大家献歌献舞,水平感觉都很不错。且用抛绣球的方式,为这小妹妹选中一位“上门女婿”,小妹妹显的很大方自然,而这位女婿倒有几分扭捏,其实大家都知道不过是游戏而已。

在节目进行的同时,家里人为客人不断端上来藏家的食品,有水煮羊肉、烤牦牛肉、青稞酒、酥油茶、自制的腌野菜、水烛土豆白菜,主食是发面的蒸饼和大米稀饭。味道都还能接受,羊肉煮的很烂,完全没有羊肉的味道(可能是为了适应外来人吧)。那个酥油茶其实是把青稞麦炒焦糊后冲制的,有很明显的大麦茶的味道,放了不多的牛奶和奶油,显得清汤刮水的,完全没有内蒙古草原上奶茶的味道。

最后被选中的女婿还真和小妹妹完成了入洞房的仪式,但是象征性进入后台表现的,由音响中放出二人非常夸张的接吻、亲昵的声音,逗得大家哄堂大笑。而将这位女婿放出来时,更是让人啼笑皆非,脸上涂抹着条条黑黑的炭渍,据说这是当地的习俗,是由小妹妹的哥哥姐姐们给涂抹的,涂抹的越多,月能保证女婿对小妹妹今后的生活中一心一意呢。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大家鱼贯走出厅堂,此时只见一些男女青年手拿着一摞摞加了塑封的彩色照片,朝每个人而来,每张收费10元,不强求,也可以不要。但解释说这是经过他们家里的藏香熏过的,如果带会家里将会给全家带去吉祥和安康。于是很多人慷慨解囊,也不在乎这照片照的好与坏了。

第二天,我们那位神奇的导游一上车就郑重地请昨天花钱请了照片的人举手,并深深地为每个花了10元钱的人鞠了一躬,并说这是大慈大悲之心的表现;同时说,这些没花钱请照片的人,缺少慈悲之心,缺少修炼之德,难道你们就缺少那10元钱吗?呵呵,只能一笑置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