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虎回原野干什么来了?
——北京人艺话剧《原野》观感
仇虎回原野干什么来了?这是一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没人说的明白,据陈薪伊说她明白。
但在两个小时过后的大戏中我渐渐的明白了一件事,这个在2010年上半年为了接排北京人艺话剧《原野》苦思幂想的老太太做了一件废力不讨好的事——如她所讲,她并不喜欢《原野》,但她必须去排《原野》,最终的结果是她思考了半年,然后走火入魔。
仇虎回原野干什么来了?这是一个问题。
花金子对于焦大星是一个什么态度?这又是一个问题。
焦大星母亲究竟为什么不喜欢花金子?这还是一个问题。
曹氏戏剧的魅力就在于此,一个个错宗复杂的人物关系,一个个性格鲜明的矛盾,而这也正是陈薪伊所导演《原野》带来的最大悲剧——我既不想探讨黑白无常改成仇妹子是对是错,事实上我还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改动。也不想探讨仇虎自我的放纵正确与否,我只想探讨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你的逻辑在哪里?
让我们就第四段的三个问题来进行探讨。
问:仇虎回原野干什么来了?
答:这是一个关于仇虎本人性格的问题,我的观点,仇虎是一个信念感极强,但未必有本事的人。他深遭巨变,家门不幸。支撑他活下去的原因有二,一,找焦阎王报仇,二,娶花金子为妻。他能够在外隐忍多年而后回到原野证明了这一点,支撑他活下去的其实是他的信念,这个信念就是长久以来的两个原因,一找焦阎王报仇,二娶花金子为妻。但当他回到原野的时候,他所遭到了第一个打击,焦阎王已经死了,这是他第一个信念的破灭,这个时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白傻子又告诉他,花金子已经嫁给了焦大星,这是仇虎第二个信念的破灭。
以这样的逻辑出发,仇虎的思维是什么样的呢?一个信念感极强,但最终信念崩塌的人,他会体现出与周边环境极强的不适应性,类似于的人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比较常见的例子就是我们在革命战争中见到过许多英勇善战的老革命,他们在八年抗战、解放战争等艰苦环境下都十分活跃,但当他们真正在解放的环境下却显得与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甚至有自杀的倾向。类似于此的情况实际上是一种信念崩塌的体现——在革命年代,他们被灌输了太强的对于未来成功的思想,因此他们为了那个光辉闪耀的目标而去奋斗,但当那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他们反而感觉这与自己想像的不同。套用到仇虎身上,他在外多年,为了复仇这样一个信念而活着,这个信念已经成为了他活下去的动力,换言之,仇虎本身要的并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从这个逻辑出发,当他回到原野那一刻,实际上已经宣告了他的死亡,换言之,他的死,实际上是一个信念缺失后的必然,而并不是一个自我的放纵。
那么,在那一刻延续仇虎生命的是什么呢?很意外的,他在原野上碰到了花金子,这个女人的出现延续了他的生命,但是仇虎在此时恰恰在寻找一个答案,为什么要活下去?这个时候的仇虎会防着焦家人,但是他对于焦大星和焦母是“防”大于“恨”,这与他对焦阎王的恨完全不同,他为了花金子想尝试着将自己对于焦阎王的恨转移到花金子身上来,但最终他发现他做不到,他对喝醉酒的焦大星进行说服让他动刀,到不如说是去说服他自己。最后他终于找到了动手的理由,即焦母的报官,但当他下手的时候他又遭到了第三次打击,焦大星笑着指指自己的胸口示意让他来,在那一刻杀了人的他没有复仇的快感,反而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他的信念在此时已经彻底崩塌,死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但我们看到的仇虎是什么呢?他在通篇似乎更向是一个无所谓的小混混,仇虎是一个思维简单的农民,他并没有更多的思想这没错。但有一点,当他睡了花金子之后,他自己是否仍然能够那么无所事事?一,他在十天里一直在找给自己活下去的理由。二,一方面花金子是他的未婚妻,他觉的那是自己的老婆,睡的应该。另一方面他又觉的对不起大星,他对于大星是可怜的。因此他矛盾。但我们的仇虎更像是《笑傲江湖》里的林平之,在与焦母对话时让人想起了林平之最后击杀青城派掌门余沧海的一幕,这似乎到也贴切,因为林平之也是杀了余沧海后信念全无,而且比仇虎还可怕的是他连正常人的生活都没了,话扯的有点远,仇虎不是林平之,他回到原野来,是自己的信念引导所致,这也是王延松版《原野》成功所致,信念感极强的人往往做事坚决。但陈薪伊的仇虎让人感觉不到这些。
二、花金子对于焦大星是什么态度?
答:花金子的问题是陈薪伊逻辑混乱的集中体现。
花金子对于焦大星的感情是有两种可能的:
一、花金子嫁给焦大星,准备就这样过一生了,这样的姑娘在今天也有,结婚到了最后都是搭伙过日子,先结婚后恋爱也屡见不鲜。但她对于焦大星对于母亲的言听计从不满,女孩子的心思都是这样,于是她希望大星能够对自己重视一些,少听点当妈的话,这说明她心里有大星。但是,仇虎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静。
按照这样的逻辑,金子和仇虎发生关系后,她有愧于大星,她同样是矛盾的,最明显的表现,她不会明目张胆的表示出对于大星的厌恶,她会同情大星。
二、花金子打心眼里讨厌大星,她不愿意和大星过,于是仇虎回来了,她很高兴。按照这样的逻辑,花金子看到仇虎回来,是高兴的,她巴不得让仇虎除大星而后快。
但问题在于什么呢?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花金子,似乎在第一幕是按照第一种假设演的,第二幕又变成了第二种可能,到了第三幕和第四幕她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来回切换,纵然花金子是矛盾的,她在杀与不杀大星这件事上会摇摆,但是在对于大星的基本态度上,她是有自己的主见的,也正因此,花金子摇摆的矛盾总有一个出发点,但是现在我们找不到这个出发点,花金子在舞台上所呈现出的导演思路是表面化的,是一个完全浮于文本表面的花金子,她真正的思想并没有呈现在观众面前。
三、 焦母 为什么不喜欢花金子?
答:这涉及到焦母与仇虎关系的问题。
焦母不喜欢花金子,最早在一些人看来,与焦阎王做恶有关,在人们印象中,焦阎王必是当地一霸,焦母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因此她不会对花金子好。
但从剧中来看,焦母对于花金子与其说是厌恶,到不如说是防备,可以想像的是在最初她是极为反对这门婚事的,其一,她知道花金子与仇虎的关系,明白仇虎有一天会回来,这是隐患之一。其二在其一的基础上,她不愿意自己的儿子有危险,她害怕仇虎报复焦大星。也正因此,与其说是她厌恶花金子,到不如说是她害怕有一天仇虎回来对大星造成伤害。
这也就涉及到了焦母与仇虎的关系,从剧中来看,焦家与仇家本身是十分要好的,焦母是仇虎的干妈,也正因此,她和自己的干儿子关系恰恰不应该是血脉喷张的,仇虎一直在尝试将对于焦阎王的情绪转移,但在焦母身上他找不到这种感觉。但现实情况是什么呢?仇虎似乎一开始就与焦母势不俩立,她似乎早就想算计焦母,这是一个十分不合理的情景——让我们按照焦母对于花金子态度的真正原因出发,她既然抵抗这样一门亲事,但花金子还是进门了,说明她对她的丈夫并没有足够的控制力,焦阎王是当地一霸,但焦母未必是当地一霸,也正因此,仇虎对于焦母到未必有那么大的仇恨,但我们看到的焦母在一开始似乎就是一个地方霸主的形象,这样的设计似乎有欠考虑。
基于以上三点考虑,陈薪伊的《原野》实际上是一个失败之作,她在将仇虎的死归结于自我放纵的同时,却恰恰忽略了人物内在的思想,也许导演更多的将时间集中在了幂想和舞台美术的表现上——事实上我一直认定一种观点,所谓的《原野》,是给追星族看的,就如同导演安排的高强度的电灯泡,就是给胡军、濮存昕、徐帆预备的一样。
下为详细演员评分:
胡 军 饰 仇 虎 3分
戏不够,吼来凑,小二十年了,一点长劲也没有。
濮存昕 饰 焦大星
4分 喝醉酒的一刹那间他变成了焦大星,其他大多时候他是濮存昕。
吕 中 饰 焦 母 无法评分
请陈薪伊导演闭上眼睛好好体会一下一个看不见的人是怎样说话的。
徐 帆 饰 花金子 8分 一个人撑起一台戏,受累导演思路,陈薪伊应该感谢她。
雷 佳 饰 白傻子 8分 导演,剧本上这有一个哈欠!!
班 赞 饰 常 五 7分 很用心,但演戏缺乏气场。
此外还有小韩清和辛月等同志,大家辛苦了,四点了,我的逻辑也乱了,大家凑合看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