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艺小剧场今年末到明年初的安排中,“爱情”成为了小剧场的辞旧迎新的主题,在鼠年即将离去,牛年即将到来的时候,这一桓久不变的主题安排的确使得人艺小剧场多了几分温馨的味道,但实际上单论《情人》来讲,他在性质上很难与《榆树下的欲望》和《关系》归到一类去,他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荒诞戏剧,《榆树下的欲望》则不必说,而《关系》虽未演出,从万方近年来的风格以及剧情简介也可以看出,走的基本上还是都市情感戏的路线。
但这并不影响《情人》在次在人艺小剧场的上演,而在本次演出中,最大的变化从表面上来看,来自于人员方面,第一版的主演王斑不在出演理查德,而原本计划由徐昂扮演,但最终的结果是青年演员班赞出演了这个角色。做为熟悉北京人艺的观众来讲,其实这恰恰是一个最大的看点,班赞是个好演员,但以其近几年的戏路以及个人外在形象来看,由他来出演《情人》的男主角理查德似乎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而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公平的说,班赞在台词,表演等方面并不逊于王斑塑造的理查德,甚至在个别地方还有超出,但是其个人外在形象以及部分动作确实喜感十足,对于一些已经习惯了班赞个人形象的观众来讲,经历如此之大的改变恐怕是需要一定的适应能力的,诚然,好的演员却是可以突破长像的界限,从而塑造多个人物,但在这世界上,本就是千人千面,没有哪一个人长像完全相同,这不但是演艺圈中的特点之一,同时也是大千世界所塑造的五彩班阑的魅力所在。对于一个演员外在形象的考虑,是应该慎重的,同时也是应该考虑到观众的接受承度的。在这方面顺应大众心理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葛优在《夜宴》里塑造的“厉帝”最终吃的就是这方面的亏。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从王斑到班赞,从杨婷到徐菁遥,如果忽略剧中唯一的坚守“牛奶工”王雷的话,那么可以说《情人》他已经完成了第一版到第二版的转换,这其中不仅包括人员方面,同时在剧情方面,徐昂导演也对于第一版中的一些剧情做了修改,但从当前的效果来看,目前该剧较大的一个败笔存在于最后一场,即理查德(男人)与萨拉(女人)矛盾的总爆发,他通过理查德开始在游戏中要结束这种关系,而后在正常生活中要提出结束这种关系,然后萨拉听到以后先是闷闷不乐,既而歇斯底理,讨好理查德,既而通过“敲鼓”的转换,使得理查德在瞬间意识到这种关系存在的必要,于是重新恢复到游戏中的角色,重复下午所曾完成的游戏,而萨拉拒回应。在这一刻,二人的矛盾得到了总爆发,而《情人》这部戏的点题之笔就在于此!二人真正的在游戏中迷失了现实与虚幻的分别。最终以二人共同在窗边欣赏夜景做为结束。而在这一版中,在这段戏的处理中取消了理查德重复下午游戏的过程,这个处理是笔者所不能理解的。因为在笔者看来,《情人》的点题之笔便在于此,同时也是对于结尾的一个铺垫,所展现出的是一种独特的无奈,或者可以说是对现实的嘲弄。而现在的结尾,通过“敲鼓”之后一下过渡到二人重新回到游戏而结束。这使人看的多少有些不明不白。并没有真正的将这部戏剧的主题成功点缀,或者说没有点到。应该说这个处理在我看来,并不成功。
下面是详细演员点评:
班赞 饰 理查德 8分
班赞的演技是没的说的,在新生代的演员里,他和雷佳应该是最出色的两个,在今天他对于人物的把握以及台词的功底上,是非常成功的,但是问题在外型,但这并不应该过多的去指责班赞。同时在选角上,其实也有一些理解徐昂的苦衷,相对于班赞,徐昂本人似乎少了一分沧桑,的确不太适合演一个中产阶层的上班族。
徐菁遥 饰 萨拉
这个分不知道应该如何打,只能说徐菁遥的萨拉演法,与杨婷的萨拉,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演法,杨婷或多或少的可以让人看到一丝“英国中产妇女”的意思,徐菁遥对于这个人物的处理似乎干脆就本土化了,特别是在台上又哭又闹的表现,多少让人觉的这是一部国产的爱情片,而并非是哈罗德.品特的《情人》。不过,谢幕的最后,那一下飞眼打的不错!
王雷 饰 牛奶工
这是一个很可爱的角色,王雷将这个角色的心理变化诠释的非常不错,特别是在眼神上的变化。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