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价差捏把汗

(2008-03-25 16:51:32)
标签:

马自达

价差

杂谈

分类: 原创
什么叫价差?顾名思义就是存在价格差异,通常所说的价差一般存在于相同或相似的物品才更有比较的意义。
今天说起价差是缘于最近看到了一则新闻,说的是进口的二厢马自达价格低于国产的价格,引起国内狂购热潮。究其原因,道理非常简单就是价廉物美别无其他。这时候如果谈什么爱国之类的豪言壮语,可能就比较苍白。
存在价差、热购其实好事呀?可我却偏偏听偏信为这种价差捏把汗,也许我是多虑的人,有点杞人忧天。暂别说先看看这个计算:“中国对进口的整车征收25%的关税,对汽车零部件征收10%的关税。许多汽车生产厂商大量进口汽车零部件,在国内组装为成品车,而后进行销售。这样,通过进口零部件组装成的汽车比直接进口的整车价格便宜,变相规避了至少15%的关税。大家可以计算一下,马3在日本的成本价是多少:国内售价除去关税=13.98w/125%=11.184w,还要减去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和运费,估计日本的出厂价大概在10万以内。如果是不进口任何零部件,完全国产,那么,由于中国国内的人力和零部件成本比日本要低,成本价可以做到更低,也就是说,国产的马3售价要比进口马3低至少2-3万才算合理。”可事实国产的马3售价却要高。
要消除这种价差无非二种途径:一是把国产车的价格降下来;二是把进口车的价格打上去。
现在维持的车市就是第二种情况的反映,听人说(我没有经过充分的调查)现在的进口汽车的价格高是虚高,如MINI在国外是20万元人民币不到,国内就卖30多万元,如果有一天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国外的汽车大鳄放水,我们看到在国内很多原来高高在上的进口车变得相对便宜的时候,我们的民族汽车产业将会经受什么样的洗礼。据有关专家考证,如果二款同样的车,如果进口车比国产的价差在7%(大概是这个比率),国人就会倾向进口的。进口的马3二厢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进口逼宫国产已并不遥远。
核心技术缺乏,品牌建设任重道远、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这些都是今后困扰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拦路虎,而给我们的时间也许不多了。
我国的汽车工业,一个没有经过充分竟争的行业,一个没有走出去的行业,因为价差,我捏着这把汗。
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存在价差,如果有,千万别因为熟视就无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