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价值投资巴菲特随笔/感悟财经 |
分类: 原创 |
论巴菲特投资和猎豹出击的相似性
先说说猎豹是如何出击的,当然这些观察不是我所为,可能是世界地理的杰作.
且看:猎豹狩猎羚羊时,羚羊的尾巴的腹面是白色的,当有食肉动物捕猎的时候,羚羊习惯于翘起尾巴把鲜明的白色亮出来一晃一晃的跑,一群羚羊一块开始奔跑。这时候狩猎羚羊的食肉动物很容易被眼前这一大片白花花的尾巴搞乱。如果斜刺里突然有一只羚羊奔过,它的距离比猎豹一开始盯住的羚羊更近,但它的方向可能和猎豹正在奔跑的方向不一至。这时候,如果猎豹放弃了原来的目标而去盯住这个看似更近一些的目标去追,由于中间动作的迟疑和重新调整方向的时间,实际效果必然还不如追逐原来的那一只,这样三换两换猎豹可能就什么也捉不着了。
但猎豹是绝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猎豹面对一大群羚羊他的办法就是挑出最弱的一只作为猎物去穷追不舍,直至成功。注意,我们所说的最弱的羊并不是最小的羊,通俗的说法就是最容易捕捉到的羊,所以说猎豹出击的精髓是埋伏,而埋伏的过程就是寻找而筛选最弱的羊并等待其靠近的过程。
我突然发现这和巴菲特投资的理念不谋而合,因为巴氏的价值投资的精髓就是等待和筛选,简单的理解就是:
首先发现优秀甚至伟大的公司(注:猎豹在羊群众中发现最弱的羊)
其次是在等待好公司价值低估的进行买入(注:最弱的羊无限靠近猎豹时出击)
最后是长期持有直至盈利(注猎豹锁定最弱的羊穷追不放直至抓住)
前一篇:我为什么不可以是巴菲特?
后一篇:小胜凭智,大胜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