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日梦》剧本阐述

(2007-01-19 12:50:34)
分类: 剧本小创

摘要:阐述《白日梦》的剧本立意,以此表达作者对于现实社会中一些人群的关注;用夸张的影像和色彩来表达剧中人物的内心状态;并对成人世界的冷漠与麻木以极端的演员表演形式再次呈现出来;剧中多次出现的红色是剧作的线索,以红色为隐线引出了故事的发展……
关键词: 《白日梦》  内心状态  红色  梦境
 
                              剧本阐述

1、 剧本立意: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社会中,人们不断地追求着自身的价值。为此他们处心积虑,甚至迷失了自我,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身不由己”。当代的青年们尤其是在这种大环境下的大学生们,他们面临的压力也是巨大的。这种压力来自于各个方面:就业、升学、生存、亲友的期望以及对未来的不可知等等。这就形成了大学生生活的另一个层面:空虚与悲观。但是这种情绪并不是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表现了出来,相反他们仍然为自己的未来奋斗着,大四毕业生是这种人群的一个典型的群体。他们一方面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有时会表现的过于悲观,另一方面由于相对成熟了一些他们也具有了责任感。多年来道德的教育使他们保持着良好的教养,知识的积累使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白日梦》里的主人公现实与梦中的两种状态就分别代表了两种这种群体里的人,同时也代表了成人世界的某些个人情绪——现实的压力与内心的释放。这些人并不是所谓的边缘人,他们都热爱生活,对人热情(否则怎么回去“学雷锋”呢)那种整天扮酷以显示自己的卓尔不群的年龄已经过去,那种身着奇装异服整天满嘴摇滚乐鄙视一切其他艺术形式的行为都是“小时候”的事了。大家都有了责任感开始为生活而看起来退化了。但他们的本质没有变,他们仍然热爱音乐热爱电影和文学热爱一切能表达感情的艺术形式,这些人他们都是很真诚的,这种真诚不单单包含在对朋友上还包括对理想对艺术的追求上,只不过更现实了一些,也许再过几年我们会真的退化了也未可知,但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还是这样。所以在剧本中主人公在他的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表现得象一个“边缘人”而是非常非常普通的一个大学生,也就是现在我的朋友们包括我的状态。
《白日梦》中梦里出现的各种人物都是面目不清表情麻木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时下的人们,感情淡漠、思想麻木,用极端的说法就是行尸走肉。为了更为极端地表现这中状态,剧中的这些人物的表演都是近似于机械的,所谓的人也是符号化的,只是那么一个个体的客观存在。
 剧中所表现的宿命论倾向是通一个人在读小说的同时,小说的内容与做梦者的思想发生了碰撞,并在做梦者的头脑里反映成了影像。这种碰撞出来的影像既是做梦者本人内心潜意识的写照,同时也是外界小说的情节。过一个人的梦境展示人内心的潜在意识;一个人可以操纵另一个人的梦。这种操纵本身就是宿命的。在现实生活中悲观的人们难道没有这种情绪吗?答案是肯定的。
2、 人物形象分析:曾中:一名普通大学生,其貌不扬,现实中与普通人无二,甚至热情,乐于助人。但有点悲观情绪,意志力不强,内心感情丰富。热爱音乐、、绘画、诗歌等一切能够表达的艺术形式。是个宿命论者。
                 同学:一名学播音专业的普通大学生,与曾中共同租住的室友,勤奋好学,声音好,热情。具有青年人的活力。
                  医生甲:梦中人物,行为怪诞,时而深沉,时而歇斯底里。表情夸张。这种怪诞的夸张的行为其实就是曾中内心潜意识的一种爆发与渲泄。
                  医生乙:梦中人物,普通医生,唯一与正常人有所区别的就是他任凭曾中的对于他的古怪行为而好无反映。
                  护士:梦中人物,美丽,像假人,举止机械、表情冷漠,符号化的人物
                  男人:梦中人物,行为简单,举止机械,表情简单,符号化的人物
                  其他医生:梦中人物,突然出现,突然消失,面目不清,符号化的人物
3、 主题思想:梦中每个出现的人物都是做梦者自身的内心潜在意识的写照。并且这些人物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个人对现实社会认识的真实反映。梦中的人有的是面目不清的,而有的确是非常清晰的,甚至清晰的可以放大到让人惊怵的地步,他们的表情是滑稽甚至荒诞的,而事实上他的梦是受现实中的“同学”所读的小说所左右的,他梦中的“人生”便这样被安排了,梦中的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剧情”的安排。相对于现实这是戏剧化的是无奈的,但现实和梦有着如此相象的地方,让人无法区分。
       剧中经常出现的颜色是红色,包括第一场漫天遍野的红,和之间不断出现的血液的红,以及最后一场现实中再次出现的血液的红,这些红色构成了一条线。因为红色所涵盖的意义是十分丰富的。中国的传统把红色视为喜庆的颜色,而红色同时又代表着生命与活力。但在该剧中,红色基本上就是血液的颜色,这又暗含着死亡的意义,红色在某些情境下又是代表恐怖的。因此红色是个十分复杂的颜色。在这里这种复杂在主人公的身上体现的恰倒好处——复杂的颜色与复杂的人。
        这种情绪安排在了两场在楼顶的部分中,显得比较绝望。而其他的梦境相对来说表现得更荒诞一些,目的其一是为了区别于现实世界的;其二也是人物的心态:当一个人连拿起武器都不能杀死敌人时,他就只有拿自己开刀了,其实是一种更大的无奈的情绪。
4、 剧本阐述:曾中一天从梦中梦到了血红的世界,惊醒后再次睡去,受到外屋同学读书的影响,开始做梦,出现了一系列光怪陆离的梦境。他梦见自己牙龈出血于是来到医院就医,在两次就医后得到的是个另他绝望的结果:他得的是不治之症。在恐怖与绝望的时候遇见了行为古怪的人,以为他要跳楼自杀。曾中不忍他的古怪同时也是内心恐惧的发泄就愤然而去。梦醒后才发现自己的梦原来是小说中的内容。但戏剧化的是他在现实生活中真的牙龈出血了,但是他不在意,因为他知道自己上火了而已。
5、 场次提纲:序幕:梦境中。傍晚的顶楼,曾中看到了漫天的红色,想到自己的不治之症感到内心绝望,跳下楼去。(音乐缓慢而压抑,  所有画面加红色特效,低速摄影俯拍街道的人流模拟血管流动的血液。)             
一、曾中从梦中惊醒,他以为要迟到,便匆忙的起床,与此同时注意到了同住的室友在朗读一本小说。后来知道是星期天便再次睡去,。(特写镜头的快速剪接表现起床时的忙乱,节奏相对于前场突然加快。知道是星期天后,动作放缓,正常剪辑,节奏正常)
           二、再次进入梦境,梦中刷牙的时候发现自己牙龈出血,为了打发时间,曾中去医院看牙,遇到了奇怪的医生,最后得到了奇怪的诊断结果。非正常剪辑(如两次从床上爬起来,一个是去客厅问同学如何打发时间,另一个是去拉窗帘;在医院寻找科室时的重复性跳接、跳轴;每个段落均有表现梦的专场特效)
三、再次到夜色中的顶楼,前半部类似与序幕,与其呼应;但被一个男人突然打断,男人行为古怪对曾中以非正常人的眼光想看待。曾中由于绝望和恐惧变得歇斯底里,突然爆发后愤然离去。与进入现实过渡。
四、回到现实,曾中明白了奇怪的梦的真相。但真的牙龈出血,这是最后的戏剧化,但是与其不同的是曾中并不以为然,因为他自己知道这只不过是上火了而已。
6、其他:1,以上画外音均由读书同学出演,除一处曾中内心独白。
   2,两处顶楼夜场配乐(death can dance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白日梦》
后一篇:新十八相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