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QFII和国内基金不能简单比对

(2006-03-10 14:30:03)
分类: 蛋壳在想
    最近看了很多将QFII和国内基金对比的文章,基本论调是觉得QFII的投资水平优于国内基金投资水平。我觉得这种论调比较片面。
 
    QFII和国内基金所处的投资环境完全不同,因此阶段性的表现出现较大差异,是完全正常的现象。两者绝对不能简单依照业绩表现来做简单比对。
   
  1、两者的投资的标的不同。
        QFII的投资的是中国概念。就如日本对外资开放之初,外资进入日本市场购买的是日本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公司。丰田汽车,本田汽车等世界性汽车公司,SONY等日用电器制造厂家。而中国现在逐步开放资本市场的阶段,国外资金对一个新市场的投资依然走的是这条道路,购买中国在全球具有绝对竞争力的企业。而我们来反观我们的市场,我国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是我们的资源类企业、垄断性企业、不可再生资源或重置成本很高的行业。因此,煤炭、港口、空港、银行等自然成为QFII的首选。我们为数不多也有几家制造类企业在世界排名1、2。这类企业QFII也无一放过。比如中集集团、振华港机。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内基金纷纷抛售中集的时候,QFII反而大量买入的原因。
     国内基金从2003年转变到提倡所谓价值投资以来,实际上依然围绕业绩投资的理念在投资。2003年的5朵金花,2004年的煤炭,电力设备,2005年的消费类白酒,都是行业增长带来公司业绩增长后的价格重新定位的产物。
        
   2、两者资金来源不同。
     QFII目前基本吸引的是长期战略投资资金,资金性质基本稳定,类似封闭基金。所以QFII的基金经理敢于长期把持长期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而不用担心短期企业利润的波动。
     而国内基金面对的都是今天买,明天就要赎回的资金,即便大机构的资金也带有很强的投机性。因此,国内的基金经理既要考虑投资收益,又要防止短期过高收益后资金赎回的风险,因此即便盈利后还要尽量掩盖或转移。(这样一来变成,不能表现太好,也不能表现太坏,实在可怜哦)。

   3、基金经理的压力不同。
     欧美市场考察一个基金经理表现一般都要3-5年的周期,基金经理完全有足够的时间来展示个人的投资风格和成绩。
     国内的基金经理已经被末尾自然淘汰压得失去了自我,市场半年排名,季排名都可以要你滚蛋。投资风格根本没有机会展现的,做好投资都很难。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市场氛围下,投资扎堆,抛售跟风的现在不难理解了。
   
   4、本轮行情起始情况不同
     2005年3-4月的时候推出股改。那时候国内基金的仓位虽然都在持股底线附近,但是毕竟依然持有大把的股票。市场存量资金绝对推动不了大盘走高。下跌的过程只能让基金蒙受股大损失,而且下跌中调仓的机会也没有。
     而中央为了顺利推动股改进行,最后只能放300亿给券商,再放约150亿QFII额度。所以6月份的底基本给券商和QFII给买了。而国内股票类基金在去年基本处于萎缩没有发展的状况。导致两者表现差异是必然结果了。
 
     综合以上四点来看,我认为就阶段性两者业绩表现的差异来比较,根本不能说明两者的投资水平孰高孰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