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4/large/53e14882jw1exh5ws24rrj20dw0e43zm.jpg
前几天在珠海,和几个长我两岁的兄长聊天,他们都是广东客家人,说起广东珠海现在这最好的季节,说起美食说起白斩鸡(我一直都耿耿于怀里面的血丝),自然心悠悠然向往之,说,广东是全世界最美的地方。他们生于斯长于斯,这是情感自然流露,如果问我全世界最美的地方是哪里,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一定会说:最美的还是我们家乡我们新疆。这也是我读写者杨奋,一个年近中年的新疆胖子的书,《一个勺子》最直接的感受。
《一个勺子》也是我这一两年读书中最最感触的一本。好书。值得新疆人一买一读,也值得口里人(新疆人嘴里的外省人)一看一阅。
这也成就了书中最动人的篇章。
我想作者起书名《一个勺子》含义,一是指父亲在世时送的那把木勺,更是说时光荏苒不重来自己如一个傻子般在故乡迷失再寻找爱的故事。
“那条路是我一生中走过的最长的路。一望无际的戈壁,没有生机,风吹过沙砾石,刻画出千万年的沧桑----。我的哭声永远的淹没在这戈壁的沧桑中”这是作者为父亲送行的感触:人心是最长的路,人性是最大的书,在中国最大的疆省,三千万新疆人如何没有动人故事?
当新疆人看这本书,文字未必精致,但身边人真情流露故事栩栩如生特真实;结构也许松散,但新疆人血气方刚性格使然不做作;个别文章稍有凑数的嫌疑,但浓浓“新疆味儿”就流淌在文字中,或笑或哭泪洒触动了新疆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犹如用牙齿咬开烤肉吱吱的羊油流入齿颊烫舌的感觉,即痛苦更享受。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更多是和非新疆人打交道,他们说到新疆,除了地大物博,水果新鲜,脑海中基本是空空如也,说起新疆人,又因为这几年的事件,更是眼光浮动,支支吾吾,言向往心躲避,笑左右而言它,我取笑他们知识浅薄但内心如针刺般的疼痛,自尊被怯懦打败,只好用豪爽的饮酒抵挡,新疆人的骨髓里也有中华民族文化重情重义的血液流淌,不是只有维吾尔族姑娘的舞蹈才是新疆。我们需要好的真实的文艺作品说我新疆,就如我们需要杨奋的《一个勺子》。
开个玩笑,我与杨奋素未平生,只是作为一个新疆娃娃看到新疆的有关就激动的心。每次万米高空下降,左侧清晰可见的天山山脉我总会忍不住唱:“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当我离开它的时候,就像那哈密瓜断了瓜秧。”;每当在高速公路行驶,在城市高楼中穿行,看到博格达峰终年不化的雪山,就想起同学那句:最喜欢的是能看到雪山的城市;每次带内地朋友吃羊肉的自豪;每次在丝绸之路滑雪场回望乌鲁木齐冬季污染的沮丧;每次听到哪里哪里又闹事的恐惧;和认真读完新疆人杨奋的《一个勺子》的感动,看到家乡好就打心底里为它自豪,看到它不好就内心无比沮丧但还不准别人说,这也许就是中国人所有对故乡朴素的感情,也许新疆的“勺子”们尤甚。
去年公园北街事件后,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采访一个新疆学者,说起新疆最近的磨难种种,这个胡子拉碴的粗糙中年人被问及对新疆的感情,他在摄影机前哭的鼻涕哈喇:“你们外地人很难了解一个新疆人热爱新疆的感情,我们热爱这片土地,爱得是如此深沉,如此热烈-----。”
看《一个勺子》感受爱我新疆!
http://ww2/large/53e14882jw1exh5w906bej20c80gbgmo.jpg
(仅把此文献给离开或者还在新疆的新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