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的头一件宝是什么?不接受反驳哦!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 |
分类: 旅游 |

从地铁出来,远远就望见了那个倒置的金字塔,内心便再也无法保持平静了。不经意抬头,哦,蒙娜丽莎已经等候大家多时了

法国艺术之旅3:卢浮宫的第一宝
看博物馆有一件事令人相当苦恼,那便是无时不刻会遇到的排队。
我们早已听闻过卢浮宫排队的厉害,所以想尽量赶早。
地铁直通卢浮宫,两边是巨大明亮的商业街,两侧其实是卢浮宫的旅游纪念品店,这样声势浩大的旅游纪念品店,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街中间的顶上垂下来小小的布幔,上面印着的都是卢浮宫最著名的珍宝,蒙娜丽莎、自由引导人民、维纳斯……
街尽头是一个小小的中庭,那个倒放的玻璃金字塔便端端地落在此处。远远一瞥,我便很有些窒息发抖的感觉。我不知道等一会儿,与那些传说中的作品相遇,将会是如何心跳加速站立不稳了。
倒金字塔便是《达·芬奇密码》中最后一幕的那个著名场景,真相深埋在金字塔下的地底!只可惜, 我们是无法走到地下窥探究竟的。真不知道那里是不是真有个石棺,躺着耶稣的妻子,抹大拉的玛利亚。
倒置的玻璃小尖像一个沙漏,漏下的沙在下面聚起一个小小的沙堆,于是又形成了一重更小的金字塔。
埃及的古老谚语便说:人类害怕时间,时间害怕金字塔。大概以金字塔为造型,便有这样一层含义:卢浮宫是与永恒相关的。
玻璃金字塔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杰作,1989年为纪念大革命胜利200周年,卢浮宫特意请他设计点纪念建筑,结果这玻璃金字塔方案一出,法国人举座哗然,拒不接受。等建成后,他们又惊觉自己再也离不开它。
这和埃菲尔铁塔的命运何其相似。
卢浮宫按藏品的不同区域分为三个展览馆,德农馆最大,著名的三宝便都聚集在德农馆;与之相对的是黎塞留馆,两馆由中间的叙利馆相连。
导览图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主要语言,我们于是轻松地拿到了中文版。
按我贪婪的方式,参观博物馆是务求每件过眼,所以早已准备从开馆进,到闭馆出,把一整天都交待在此。
先从最大的德农宫看起,可以早一点集齐“三宝”。因为这里是按经典的西方艺术史发展脉络设计 的路线,三宝正是西方艺术的三件伟大杰作。
倒不是其他文化中就没有能与之“匹敌”的好东西,不过毕竟是在人家西方的地盘上,所以宝贝的评价标准就得听人家说了算,这倒无可厚非。
不过,说实在话,不同的文化其实并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差异之隔。而且,有些并不那么著名的作品,有时候或许还要更打动人。
和人类一样,艺术品的成名也是要靠点运气的。
我们所见第一宝是《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每个角度都无可挑剔,所以倒真不知道从哪里看起了。
这是公元前2世纪的作品,希腊化艺术的杰出代表,作为一宝实于名归。当初发现的时候说是碎成了一千多块,真想不到还能拼成这样完整的样子,文物修复专家真有起死回生的妙手!
卢浮宫尽量照顾了女神的情绪,所以把她置于一处略与穹顶类似的楼厅之上,这与她当年所在的希腊的环境应该略有几分相似的。
女神是为希腊的一场海战胜利所雕刻,所以就被设计成刚刚从天而降立在船头的样子,她手举胜利的号角,正在吹响,风从她的前方拂来,衣袂飘举,薄衫贴体,她迎向胜利,我们迎向她。
女神站在一艘船上,下面简朴的石块就是船体,说实在的,和精雕细刻的女神很不相配。原先女神下面还垫了一块基座,后来据考证它并不属于雕塑,也就撤去了。
所以,现在看起来,女神就显得“矮”了一些。
女神所在的位置是德农馆里的一个地理“枢纽”,在卢浮宫的一整天里,我们数度迷失,都要靠她来定位和寻找方向。所以,一天之内我们与胜利女神数次相遇,每一个方向,每一个角度,看过她数次。
只是每一次,我们的脚步都慢又了慢,不忍那样匆匆而过。但每一次见,都像第一次相遇。
这件《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是对我的西方艺术的“启蒙”作品,在我真正进入艺术史的专业学习前很久,我曾有过为数不多的瞬间被美震撼,第一件令我震撼的,便是她!而当时,还只是看到了小小的印刷品。
即使它名字略有些拗口,我却一下就记住了。
其实说白了,这位就是雅典娜。
从展厅向外望,总是卢浮宫,避也避不开。因为它实在是太大了


宫内一处阳光灿烂的小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