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败为胜的科学试验--水钟

(2010-06-06 19:33:57)
标签:

水钟

漏壶

水型

刻度

博文

中国

分类: 童童博文

      反败为胜的科学试验--水钟

文:童童

     五年级科学课教材书中有关于水钟的知识。水钟是什么呢?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逐渐流行,甚至到处使用。简单地说就是用水来计时。

    

http://s15/middle/53df51f5h8846f1e6f1ae&690

http://s15/middle/53df51f5h8846f2f1023e&690

    我想自己做一个水钟的科学试验。我找来一个饮料瓶,从上半部剪开,分为两部分,在瓶盖上扎一个不大不小的孔,瓶口向下扣在下半部。再剪一小纸条贴在下半截瓶上,用来画刻度。最后取一定量的水倒入上半部,同时用电子表计时,每到一分钟,便在纸条上齐着不断上升的水面画下标记,直到水全部流入下面的瓶中。总共用了7、8分钟。

    接着,再重新用这些水操作,看标记的时间是不是正确。

    结果,试验总是失败,水流的速度忽快忽慢,所以计时不准确。

    我不停地调整、调整,从周六晚上做好到周日下午上素描课前,不知做了多少次,一次次失败。我感觉失败的原因有可能是水的流速问题、压力问题等,具体我就不知道了。哎!上完素描课再说吧。

 

    我试过用牙签来调节水的流速。失败!

http://s8/middle/53df51f5h885b409dcc77&690

 我还试过用两层水漏,想使中间一层的压力稳定。失败!
http://s5/middle/53df51f5h885b40f960d4&690

       上完素描课,老妈给我的博文取名叫《不成功的科学试验-水钟》。我不甘心,又开始试验。终于,这次成功了。使用了两层水漏,让中间一层空着,往最上面的水漏中注水,水全部流完共用了7分钟,每一分钟的水位几乎都在刻度上。太高兴了,我成功了。我急忙让老妈看,让她把博文的名字改为《反败为胜的科学试验--水钟》。你们说我是不是反败为胜呀。

 

以下两张照片是成功水钟三分钟、四分钟时的记录。

http://s8/middle/53df51f5h885b4154ea67&690

http://s12/middle/53df51f5h885b41a134bb&690


童妈的话:在我给童童编辑博文《不成功的科学试验-水钟》时,她还在一次次地测着水钟,忽然,她叫起来:“我成功了,快看,每次都在刻度上,快把博文的名字改了。嗯~~叫《反败为胜的科学试验--水钟》。”我太意外了,原以为凭童童五年级的知识,不太可能做成功,我也试过几次都失败了。她终于在不断地努力下成功了。我要严重表扬一下小家伙,表扬她的坚持--不怕失败,屡败屡试;表扬她的用心--认真去思考、去研究;表扬她的动手能力--心灵手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