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神秘的古楔形文字原来与中国汉字有渊源

标签:
转载 |
(续前)
神秘的古楔形文字原来与中国汉字有渊源
我在啃读日本学者研究楔形文字的专著《楔形文字の初步歴史と文法》中,发现神秘莫测的西亚楔形文字竟然与中国汉字有着古老的渊源,这使我吃惊不小。因为从发现楔形文字的汉穆拉比法典以后,人们才开始重视这消亡了4000年的古老文字,欧洲人以最大的兴趣钻研并翻译一头雾水的古楔形文字,终于认出了文字的原义。中国人在明末清初也开始关注亚述学,即围绕楔形文字的历史、语言、文化的研究。但很少有人,把它和中国的汉字联系起来。
1876年有个来自江宁(今南京)的商人,叫李圭。他参观了大英博物馆里的古楔形文字泥版后,认为像“树叶书,若钟鼎文”。第一个把古楔形文字与中国汉字相比较、联系;著名近代学者罗振玉,曾对一古楔形文字残片研究。认为楔形文字“直行、方框、象形”与中国汉字相像,曾怀疑是中国殷商以前的文字。
但是真正全面研究古楔形文字与汉字密切渊源关系,并加以考证的,就我已阅读的资料看来,日本人饭岛纪的著作是说的最透的,
他用了大量楔形文字与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对照,比较,得出结论,无论是象形。文字的结构,两种文字都有着不可分开的联系。
先看一图,了解古楔形文字从象形转变的过程:古楔形文字看起来是呈直线和三角型锥体,但实际上开始时也是象形文字。
http://s14/bmiddle/572822c7t98394a65aa7d&690
神秘莫测的楔形文字,原来也是由象形转换成方块形字符,这有点像古汉字的象形图画字符演变成今天的方框字一样,不过楔形字原来从上而下直行书写,后来改为从左而右横行书写,于是,全部楔形符号转了90度,从直立变成横卧。由于右手执笔,从左而右横写,楔形笔划的粗的一头(钉脑)在左,细的一头(钉尾)在右。
日本作者饭岛纪将大量的古汉字象形字的演变,与古楔形文字从象形转变至“树叶形”字符,作了对比研究,发现它们几乎如出一辙:如“手”字:
http://s14/bmiddle/572822c7t98394d6abf8d&690
再如“足”字:
http://s15/bmiddle/572822c7t98394fa467fe&690
http://s3/bmiddle/572822c7t9839528a0a42&690
古汉字和苏美尔语的楔形文字,都起源于突出牛的两个角。
再如“鱼”字:
http://s13/bmiddle/572822c7t9839556f58ac&690
http://s7/bmiddle/572822c7t9839577d7e76&690
几乎如出一辙。
再如“马”字:
http://s10/bmiddle/572822c7t98395947a6f9&690
上面是苏美尔语楔形文字“马”字的演变,下面是汉字;你看它们的起源简直像一个民族用不同书写方式创造出来的。
要举的例子很多,这里仅举上述五例即可见一般。
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不是语言学者,更不是古文字知之甚多的人,应该说完全是这方面的门外汉,即使日语还凑活,也不可能吃透日本学者研究的内容,我只是把我从日本学者那里知道的一点点研究知识,抛砖引玉,介绍给国人,而且迄今我尚未看到国内有详细介绍这方面的文章可以借鉴。有人说:“汉字起源于6000年前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并考证苏美尔人亦是黄种人。楔形文字灭亡,但是汉字确延续蓬勃发展,这两种语言一定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对此我没有一点发言权。我只是把我用心学习的新鲜知识(对我而言),介绍给许多对此一无所知的朋友,以其引起关心此事的人们注意,从而使中国汉字与世界语言文字的关联的研究有新的突破。
老虎1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