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奉节梅溪河古渡

(2013-02-06 11:41:15)
标签:

古渡

地理环境

公路大桥

梅溪河渡

瀼水

分类: 文史趣话

    梅溪河渡是瞿塘峡古道上的一处重要津渡,古称瀼水渡。

    梅溪河是奉节城东一条河流,为长江北岸一条支流,发源于巫溪县万倾池,至此出山注入长江,古称西瀼水或西瀼溪,也有叫大瀼水者。据陆游《入蜀记》,土人称通江之溪为“瀼”,故此地有东西瀼水。

    夔州古城处瀼水之西,白帝城则处其东,杜甫《夔州歌十绝句》曰:“瀼西瀼东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其所说瀼水即此。说明自唐时,西瀼水两岸就人烟辐凑,其间交通,皆赖此渡。后因宋人王十朋为官于此,政声甚佳,十朋号梅溪,当地遂改河名为梅溪,以念其德。今俗称梅溪河,渡口也称梅溪河渡。渡口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2.125′;北纬31°02.616′,枯水期低水位时河口处河面海拔约81米,平时海拨高程85米。

    渡口处于梅溪河口,两岸皆为长江高洪积台地,梅溪河口宽约百米,水位随季节变化,长江洪水可以倒灌入谷。传统于冬月架桥,三月拆桥改为舟渡,以济行人,所谓“夏舟而冬桥”就是这种情况。此处清时或称之为“小河渡”,以别于过江大渡。明代此渡口则可能叫“安阳渡”。[1]

    冬时其桥为木构便桥,冬秋水亦不深,桥结构为在水中先下四足桥橙,其上并架木梁,形成桥面,在桥一侧或设简易扶栏,以便行人。除秋冬架桥外,其余季节为船渡,其渡船为小木船。旧时渡口桥梁皆不收费,此种不收费者多称为义渡,义渡一般都是由地方官绅商贾捐赀维持。梅溪河渡上游明清时还有一渡,旧县志称其距离城北三里,明代叫“中堆渡”,从其“中堆”名称看,可能枯水季节架桥时利用了河心大石。渡口向上游推进,大约是在长江洪水期利用的渡口。堆是古时当地对水中礁石的称呼,如滟澦石也叫滟澦堆。

    建国后,于中堆渡处建公路大桥一座,上游公路大桥建成后,此处下游渡口过渡人数大减,然因其道近便,今尚保存,只是规模小于旧渡,冬月依旧在水面架桥。本次考古调查时渡口已经为私人承包,向往来行人收费。过桥过渡向行人收费之作法,古时即有,民间将这种私人经营的渡口叫私渡,还有一种是由地方官府出赀免费渡人,称为官渡。

    西瀼渡的地理环境特殊,口部之南为长江,江北有一长数公里巨大的砾石冲积洲,是长江与梅溪交汇处形成的自然沙滩,称之为八阵碛。八阵碛将长江主流在枯水期逼向南岸,碛上分布有古八阵图与臭盐井遗址。

 



[1] 《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正德夔州府志》卷二《关梁津渡》,上海古籍书店1961年影印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