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开高走,阳线收官——米兰的06-07赛季

(2007-05-30 00:32:40)
标签:

米兰

冠军联赛

分类: 看球侃球

    原本这篇文字应该发表于24日,然稍作思忖,决定放到这周,因为比起那场并不意外的胜利,米兰的整个赛季更具记录和纪念的价值——大耳银杯则是为这出跌宕起伏的悬念大片加上的一个完美结局。

雅典之夜以前,跟所有朋友谈及决赛,我都坚定的相信米兰即将成就七冠大业——这是一个米兰死忠的主观情感宣泄,但更是理智分析之后的信念。

比赛的过程并不轻松,贝尼特斯显然有备而来,他很清楚跟一个太极大师玩推手就好比是青蛙跳进点了火的热水壶,于是老道的西班牙人试图让红军在比赛中快速的节奏和全场紧逼的压迫式打法来抢占主动。效果是明显的,米兰的中场非常吃紧,难以用连续的有效传球形成地面配合,卡卡找不到向前快速突破的空间,西多夫失掉了凌波微步的轻盈,因扎吉在则越位线上苦苦等待队友的直塞球而不得。红军方面,彭南特在右路的反复冲击更是让扬库连连犯错,几乎信心崩溃。这样的局面似曾相识?没错,像极了去年世界杯小组赛意大利和美国那一场比赛。因扎吉“胸口碎大石”的进球更是为这样的相似增添了砝码——吉拉也是在意大利极端被动的时刻利用任意球机会破门。

幸而米兰没有出现扎卡尔多般诡异的乌龙球,随着红军体力的下降,拼抢略有放松,米兰马上夺回了自己的节奏,皮尔洛-卡卡-因扎吉,两次传球——两次向前的直塞球就穿越了利物浦全队的防守,这是因扎吉的价值,也是贝尼特斯战术的代价。

平心而论,这场比赛代表了欧洲乃至世界足球的最高水平,尤其是战术上的控制与反控制表现的淋漓尽致,贝尼特斯的部署控制了比赛的局面——只是比赛的结果往往不完全是由局面决定的。安切洛蒂的临场应变不再拖沓——针对克劳奇立刻换上卡拉泽,丢球以后马上遣上法瓦利都是明证,安帅终于在自己掌舵红黑军团以来最困难的一个赛季,在下课的边缘用大耳朵杯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说完了决赛,谈到了安胖,回顾一下米兰的0607赛季,充满了曲折坎坷和戏剧性,借用时下流行的股民们的术语——低开高走,长阳收官。

赛季前卷入“电话门”,作为一个较为无辜的受害者,经历了-15分到-8分,几经周折,破费功夫才保住了欧冠的参赛席位——如若米兰被剥夺资格,那本赛季的意甲肯定难逃颗粒无收的窘迫——总不能期望一个近半个世纪未能企及冠军的球队去争夺大耳银杯吧

由于“电话门”米兰无暇估计转会市场,夏季转会放走了舍瓦、斯塔姆却几乎颗粒无收。又临时要参加冠军联赛预赛,备战机会完全打乱。所以前半程,米兰无论是人员配置、身体状况和士气都出于低谷,一度长期徘徊在前六名开外。然而冬歇过后,肥罗的加盟被证明是米兰本赛季最实用的转会运作,球队进攻能力急剧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全队信心和士气的稳步增长。另外西多夫逐渐习惯了前移的位置,卡卡也开始发力,在多方利好消息之下,米兰习惯性的后程发力。在主场被逼平的情况下客场掀翻拜仁进入四强,此时的米兰如同突破了最后一个压力位的牛股,上升通道完全打开,势如破竹,最终收出长阳。

看来不得不提及宿命和轮回,米兰赛季前的处境像极了世界杯前内忧外患的意大利,蓝军将士哀兵出战,用大力神杯挽狂澜于即倒,红黑军团则独挑英超三强,捍卫了意大利足球的荣誉。里皮借用了米兰的战术亮点收到奇效,米兰人又复制了意大利的K线成功捧杯。

一切都难以置信,然而却真切的成为了现实。

嘉远提到了我对他奠定了关键的心理优势,这颗糖衣炮弹我暂且收着,^_^。米兰的夺冠的确为他们本不单薄的冠军杯积淀添上了又一个重重的砝码,然而本赛季英超的崛起似乎更耐人寻味。我不是英超的专家,难以越俎代庖全面分析英格兰球队崛起的原因,但我坚信雄厚的经济实力让他们的腰板硬了不少——贝卢斯科尼在球队夺冠后才承诺今夏将有重量级球员加盟,贝尼特斯尽管未能捧杯却已经向美国老板索要七八千万的支票——同样姓贝,差距还真是不小。在足球场上只能算二流的俄罗斯人和美国人,在市场上却是一流的操盘手。他们带来了大把的美元卢布——这种类似暴发户的土鳖行径却直接刺激了英格兰足球的中枢神经,优质资产的注入当然会带来业绩的大幅攀升——如此类似扎了鸡血般三级跳的进步,改变了欧洲足球的格局,但客观的说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游戏规则。

然而这就是市场,财富拥有最终发言权。那么就让我们关注贝老大吧——看看有没有持续的资金流入,让米兰这支绩优股还能继续拉出阳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题
后一篇:偶回来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