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w690/53dcb7c7gx6C0eJpQLOac&690
每个妈妈都知道宝宝喜欢儿歌,为自己的宝宝读儿歌。每个宝宝从小也离不开儿歌。
啵啵也喜欢儿歌,到现在也没有离开儿歌。对于儿歌,我觉得不仅仅是学唱那么简单。个人认为孩子学儿歌应该有这样的六步:
第一步:听
语言的学习都是从听开始的。妈妈们各有各的好方法。刚出生的几个月里我们并没有听儿歌,只是偶尔听听音乐(跟风的)。半岁左右开始听,网上搜的、书上的、以前我的外婆念给我听的,都派上了用场。但是开始的时候,听的量不是很大,一岁后多起来。从简单的三个字的儿歌听起,有时候是我拿书念给他听(手掌那么大的卡片书),有时候是听音频,有时候是边做某事边说跟某件事有关的儿歌,比如在街上看到洒水车,就说:洒水车,水洒地。大卡车,滴滴滴。好像说,谢谢你。这种情形下,妈妈们就需要记一些儿歌了,不可能随时翻到书的吧。儿歌的“听”是贯穿儿歌学习的始终。现在啵啵四岁多还听儿歌呢!
第二步:说
宝宝会说话后,“听”儿歌就上升到“跟说”或者“说”儿歌了。有的宝宝听了某一首儿歌后,会靠他的记忆说出来。有的宝宝会跟音频一起说儿歌,有的妈妈也要求宝宝跟妈妈一起念儿歌,也有的妈妈会让宝宝在人前表演说儿歌。
啵啵属于内向型,就算会说的儿歌他也不会很大方的说给别人听。所以在大量的听儿歌后,我也没让他跟不会特意要他表演。在听音频的时候他也不会跟说,在我读给他听的时候,也没让他一起念。这个时候手指帮了我的忙。我们家有本《手指谣》,受这本书的启发,我会让啵啵和我一起边说儿歌边做动作。这样不仅让他乐于开口跟说,而且也增进了理解。我会让他和我面对面地坐好,然后一起做手指操。他很乐意这样做。先从趣味性的手指操做起,有的不是手指谣的儿歌,妈妈可以自己编动作。啵啵有时会把他在幼儿园学到手指操教给我,唱歌的时候也会配上动作,那样子很可爱。
http://s5/mw690/53dcb7c7gx6C0wJOLTm64&690
http://s9/mw690/53dcb7c7gx6C0wLvokE58&690
第三步:在对应情境中说儿歌
孩子会说和理解儿歌后,会在儿歌相应的情景中说不由自主的说出儿歌。比如,外婆家种了些花,有次外婆把花从楼顶搬到了院子的楼梯上,一层一盆地摆放。啵啵看了会,突然冒出来一句:“八九十枝花。”
http://s2/mw690/53dcb7c7gx6C0xflKA9a1&690
第四步:改编儿歌
这一步的改编和下一步的创编,我特地分开,因为我觉得两种方法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是不同的阶段出现的。改编儿歌只是改编儿歌中的一些词语。比如,有次啵啵正在洗澡,他拿过我手上正在喷水的莲蓬头说:“妈妈,你看!千条线,万条线,掉到地上都不见。”最近迷上了湖北民歌《六道茶》,没事就改唱其中经典的一句:喝茶就喝茶咧,哪来咧多话。
http://s4/mw690/53dcb7c7gx6C0xh5HPle3&690
第五步:创编儿歌
这个创编和改编有点不同,创编基本不改变儿歌的节奏和韵律,把词都换掉。先有改编歌词,再有创编歌词。学会了创编后,改编和创编会交替出现的。小朋友们上音乐课学习歌曲的时候,音乐老师会引导小朋友们创编歌词。
啵啵前段时间看《小恐龙幼儿园》的时候,就迷上了创编歌词。
http://s4/mw690/53dcb7c7gx6C0wPzjsT63&690
http://s5/mw690/53dcb7c7gx6C1dy3KBu74&690
比如,有次吃过午饭后用《伦敦大桥垮下来》的曲调唱:今天中午的饭好好吃,好好吃,好好吃。想要吃西瓜的时候用《铃儿响叮当》的曲调唱:叮叮当,叮叮当,我想吃西瓜。或者用《两只老虎》的曲调唱:我想吃西瓜,我想吃西瓜。吃西瓜,吃西瓜......
http://s13/mw690/53dcb7c7gx6C0eME17Sec&690
第六步:创作儿歌
这个应该是以后的事了,也是我希望能出现的事。在前面几步都走稳了,学习了写作后,啵啵喜欢或者有能力可以自己创作属于自己节奏和韵律的儿歌。
那天晚上他自己编的谜语不知道算不算“创作”。睡觉前,我和他猜完谜语,他编了个关于葡萄的谜语:一串串,一串串,放在手上圆圆。编了好几个,但我只记住了这第一个。当时还不知道他在编谜语,没反应过来。
这样看来,小小的儿歌,如果好好利用起来,我想作用也是很大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