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何故斩楼兰

标签:
楼兰古城李白杂谈 |
李白何故斩楼兰
最近,我在铜陵一条主干道上看到一家《新疆特产楼兰红枣》店铺。走进店内,一位典型的新疆妇女迎上来。我看了看货品,店门虽小,价格却很高,一斤红枣60元。那位新疆店主一再要我尝一尝,好意难却,味道确实不错,枣核特小,再贵也得买一斤。
我买红枣主要是因为它前面有“楼兰”二字。它使我想起两年前学过一首李白要斩楼兰的诗。
唐·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
笛声闻折柳
晓战随金鼓
愿将腰下剑
当时我很不解,李白是一介书生,为何要斩杀楼兰?后来了解了一些李白的故事,感到李白虽有清高,但离不开为仕的欲望,难免要杀几个人好附权求贵。可叹的学而优则仕,可悲的士大夫。
我上网查看了一些楼兰故事,痛惜楼兰已于1400多年前从新疆地图上消失。
楼兰原是汉代西域一个强悍的部族,他们居住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东部,罗布泊的西北缘。楼兰人的首都就是著名的楼兰古城。据记载,那时的楼兰国政通人和,经济繁荣,物产丰富。楼兰古城曾经是古丝绸之路的要道。楼兰在公元前176年以前建国,公元630年消亡,作为一个民族仅生存了八百多年。
一个民族的物种,在很短时间内从地球上完全消失,这在历史上是很罕见的。考古学家给出的理由是:消失于战争,灭于干旱缺水,绝种于瘟疫疾病等等。
公元前108年,楼兰国臣服于汉朝,以后几降几反,成为当时汉朝的心腹之患。故而古诗中有“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的句子。到了盛世唐朝,李白又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诗句就不足为奇了。
面对这些文人诗句,我不寒而栗!难道这也是“人言可畏”吗?
呜呼,昨日斩楼兰,明日又何哉!
我不免要问,李白何故斩楼兰
太白星仙醉
丝绸路何在
古塞千年没
可怜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