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所知道的富士康员工跳楼原因

(2010-05-27 22:11:36)
标签:

富士康

生产线

死亡之线

杂谈

我所知道的富士康员工跳楼原因

  现代工厂生产线是死亡之线。

  我在大学读书时,在上海一家电机工厂实习曾在生产线上做过电机线圈元件的包扎,虽然不是强体力劳动,但半天下来我感到疲惫不堪,十分厌倦。疲惫来自身体部位的固定僵化,厌倦来自工作的单调重复。以后的实习我几乎是看着钟表,一点一点挨过来的。好在我们那时只是实习,时间有限,不是遥遥无尽头。要不然,很难想象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人必须要工作,有工作才有生活,这是共识。

  但是我相信,真正接触过生产流水线的人,没有多少人会喜欢这项工作。我们有时可能会被电视中、影像中一晃而过的现代工厂流水线所误导。以为员工穿着崭新的厂服、坐在先进生产线旁,不停的操作着电动工具是很快乐而轻松的事。这是大错而特错,尤其是生长在自由空间、无拘无束的农村青年,是无法适应那种在现代生产线上按严格程序要求的作业。他们在农村、在家乡,虽然物质条件差点,甚至很差,但空气是宁静的,人身是自主的,不受生产车间里噪音的吵闹,以及工作岗位的捆绑。既然如此,他们何不选择回到家乡田野呢?这是很难一概而论的问题。一般说来经济因素是主因,可能还有难以言表的个人内因。因此有的人选择了第三条出路:登高一跳。

  关于最近突显的富士康员工跳楼悲剧,我看了一些媒体报导,可能找错了病根,开错了药方。我认为病根不是管理层,而是生产线。

  要澈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流水线的生产作业做些变化。我记得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些西方国家,他们设计生产线时就考虑到了生产线上员工的疲惫和厌倦。因此他们在生产线旁安排了一些人性化的休息室和活动空间,员工在这里可以喝点咖啡,可以聊天天,放松后再上生产线。我认为这种安排既可以缓解紧张,消除疲惫,甚至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另外,放慢现在生产线的节奏,减轻紧张程度。我们在设计生产线时不能把人的操作速度用到极致,我们不能只考虑最大限度的利润,也应想到员工的最大安全性,应该让劳动者在生产线上也有放松和缓解的余地。

  再者,将某些简单重复的工序改由机器人操作,让工人在旁边守望守望就行了。

  至于富士康是不是血汗工厂的问题,我认为,在我国目前经济环境下,不管是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每小时工资不足10元人民币都是血汗工厂。我们不会无知到,工作时流大汗出鲜血的工厂,才叫血汗工厂。

  结论,现代工厂生产线是死亡之线,为了改变现状,我的处方是:

1.         在生产线旁安排一些人性化的休息室和活动空间

2.         放慢生产线速度

3.         技术条件允许的部位改用机器人操作

吴裕隆

2010-5-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