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单向性光阴寸金 |
时
间
的
单
向
性
时间总是向前延伸,不可能倒退。我们已经进入了2007年,就不可能再回到2006年,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事实。空间则不同,它是多方位的,而且还可以退回。我们今天从南京到了北京,明天还可以再从北京回到南京,这也是当今的常识问题。
人们对于时间的追根究底,自古至今,从未间断过。这里有科学的探讨,也有文学的描述。那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只能是供欣赏的美丽的诗句,以及诗人对时间的烂漫和感叹。科学的态度则有点冷面,花和人一样,2007年与2006年都不同,都会在单向的时间轴上孕育、成长,直至消逝。当代科学证明,时间也是物质,我们消耗时光,即是在消耗物质,而且是永不再生的物质。它是什么?可能有待探索。不过当代科学已证明,宇宙中所能看到的物质,只是宇宙中物质总量的10%,还有90%的物质是看不见的。因此,我们不能贸然地把尚未看到的东西,就认为它不存在。也可能时间这种物质,就存在于那90%看不见的物质中吧!
然而,在不同的时期,总是有人试图证明时间的可逆性。试图寻求在另外的时空里,一切事物都可逆向进行。如沿着逆向时间轴,人可以从衰老回到青年,再重返童年。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科学已经证明,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
年幼时常听大人讲: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我们祖先从经验出发,告诫式的表达了对时间单向性不可逆的认识。关于时间的物质性,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之说。我们的先辈早就视时间为人生最宝贵的物质财富。
存在于我们身边摸得着、看得见的物质中,可以用它来做实事,也可用来取乐。如粮食可以制食品,也可以酿酒;电脑用以办公,也可游戏。而有点虚幻的、看不见的时间物质,同样的既可用来成就事业,变成一寸光阴一寸金;也可以无所事事,虚度年华,不甚了了。
现代的健康理论要求人们从小,从年青时就要锻炼身体以保证今后的健康。我们若要有点作为,由于时间的单向性,更应该从小,从青年时代,就要多多的把时间用到实事上以成就事业。
爱因斯坦讲过,一个人如果想有所成就,就必须牺牲点睡觉和休息的时间。鲁迅也曾自谦地坦诚,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上了(
是的,时间是单向的,时间是物质的,这几乎是古今中外的共识。它不停地向前延伸,不断地被我们消耗。让我们把这看不见的物质变为寸光寸金,在这单向的时间轴上走向永无遗憾的未来。
吴裕隆
2007-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