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与老外接触
昨晚在合肥机场候机,直到零点才登上开往厦门的东方航空,当我找到自己的座号时,发现一位黄头发挺鼻梁年青人正座在我的座号旁。而且这一排只有两个座位,一时间显得很突然,因为我从来还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过老外,另外我虽然断断续续的自学过一点英语,但一直没有与别人交流过,更别说老外了。感到这一个多小时的航行一定是别扭无语了。我们紧挨座着,我的近邻似乎有点腼腆,一直看着机舱的舷窗外。飞机起飞后我有点憋不住了。我想,这是试一试口语的绝好良机,反正就两个人,说错了也没别人听到,于是我鼓起勇气,向他说声您好!并唐突地带笑地问他是不是美国人,老外也笑着回答,不,是意大利人。我有点不好意,我说对不起,他说一点也不。然后我就顺势说意大利足球好,他用英语很高兴的一口气说了很多,很遗憾我没有听懂,也亲身感受到实际英语语速之快,要跟上很不容易,只好以笑装懂,他也以笑回敬。我的这位新友表面看来有点腼腆,但开口后却很健谈。他说现在在上海一家咨询公司做业务工作,他有博士学位,很客气地送我一张带有博士头衔的名片。我也不失时机的把我的带有博客网址的名片与他交流。他说他的女朋友在中国,要在中国工作五年,现在才几个月,这是他第一次来厦门。难怪他总是盯着舷窗向外看。
当飞机快到厦门,我正与这位新友用英语半说半猜的交谈时,走过来一位中国同胞,他使我感到万分意外,他说想问这位老外两个问题,要我给他当翻译。这可真是国际玩笑,我自身都难保,那能充当二传手!可是这位同胞显得很着急又很真诚,还夸我一句,说我的英语说得很好。我第一次感受到赞美之言是多么好听,又多么起作用。于是我说那就试试吧。
他的第一问题是想知道这位老外公司做什么业务,我的新友说了很多,除了讲到有关塑料之外,我没听明白,只能表示谦意。他问的第二件事是,我的这位同胞有车来接,问老外愿不愿意与他一道走,老外说他也有车来,并表示谢意。
事后我总结一下这次在东方航空上,第一次与老外交谈、第一次充当翻译的不平常的经历,每项大概只能得50分,加起来还是100分,呱,数字游戏还能出成绩!不过,我真实的感觉是,我庆幸自己没有交白卷。
这次经历使我想起了前两个月我在博客上贴过<学外语可有用>的文章。这是一位成绩不错的学生的提问,我当时的回答是“没有用”。现在是不是要改口了?不,我更加坚定了我在那篇文章中的观点。学外语必须要有外语环境,必须要有非用不可的压力。否则就是徒劳无功,或者是聋子耳朵可有可无。离开外语环境闭门学外语,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用。反之,有外语环境,又有非用不可的压力,就像幼儿学说话一样,就能受情景诱导脱口而出。
吴裕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