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 烟 与 电 视
我想起两件事,一件是老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中的一个情节。那位从北京刚到纽约的外来人,初到一家餐馆打工,他为了与同事搞好关系,特意买一包好香烟,他满以为这下子会使店里的老人接纳他这个新人了。结果弄得他自己十分尴尬。当他把准备好的烟拿出来敬人时,不料第一个人就没有好气的跟他说,你要抽烟就到一边去抽,不要把国内那一套拿到这里来。
第二件事是我去年在厦门时,看到《厦门日报》上一篇报导。厦门大学有位老外应邀到一家中国同事家作客,当他刚坐定,正准备交谈时,主人就把他家新上市的大屏幕平板电视机打开,这位老外感到非常吃惊。老外迷惑不解,你是邀我来坐坐聊聊,还是要我来看你家的电视机?要看电视机大商场里肯定比这多,要看什么节目到处都能看得到。
如果说敬烟是中国的文化老传统,招待来客看电视大概算是文化新派吧?
在国外,你要在有人的地方抽烟,就得先说一声,Mind if I smoke? 上面讲到的那位北京人,由于没有先问一声他可不可以抽烟,因此别人叫他到一边去抽。
电视机在国外有时被叫做 fool box ,因此你强加别人看电视,可能被误解为你把人家当傻瓜了。
这两件事,对我们何尝不是一种启示,我们的客气,我们的好心,往往被看作不礼貌,不文明,甚至是一种强加行为。
就这两件事本身,所反映的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有没有谁优谁劣的问题?由于历史的渊源,我不敢妄加评论。不过,就现在的事实而论,我们在抽烟的行动上似乎走得太远。我国人口是世界的四分之一,而烟民占世界烟民的三分之一。由于我们抽烟的随意性,二手吸烟的人数大得惊人,因此自己虽不吸烟而患上肺癌的比例相当高。
另外,国人花在看电视的时间也太多了。不少家庭,人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甚至有人即使不看,也要听听电视机发出的声音。这是不折不扣的电视迷,电视机也就真的成了傻瓜盒 。我有个小体验,你若想知道哪家的孩子读书怎样,你只要问问他家的人,这个孩子对电视的态度,一般说来,喜欢看电视的孩子,成绩平平。反之,这个孩子是可以深造的。不信,你访问访问几家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