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有感2

(2008-03-25 15:42:04)
标签:

育儿

读书有感2

小巫的书看完也有一些观点我个人觉得无法认同。再次跳出来说说心里话。意见出在小巫心中早教。每个妈妈在早教上面的看法或多或少都有以往自己生活经历的折射,都有侧重点。教多教少,最为重要的是怎么教!借童心妈的话是:请不要把早教妖魔化!误解接下去就是误导!

最起码的我要替我自己说说话!

 

小巫说:才几个月大的婴儿被大人训练着识数认字,偶尔出现一个三岁大的孩子识字三千被所有人仰慕,家有哈佛耶鲁大学的学生家长写的书,轰动全国畅销一时。尽管大家意识到追求学习成绩会培养出高分低能学生,会导致那已解决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但许多家长还是乐此不疲….

 

看着以上言语,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不好意思,我也是这些乐此不疲的家伙中的一位。甚至深受其“害”。且不争论才几个月大的婴儿能不能识数认字。几个月大的婴儿识数认字,为啥就是“训练”的?!(最近一看到“训练”“灌输”这类词就来气)

 

小巫说:蒙特梭利将婴儿这种从母体中带来的内涵称为精神胚胎。我们做父母的,要给这个胚胎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适合的环境,让他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由欢快地成长。我们对孩子的态度,要充满尊重和关爱,要欢迎他,接受他,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让一个婴儿接触数字,文字。对婴儿来讲同是新鲜的东西,他不会区分这是枯燥知识类的的,将来我上学会学到的,或是这是一个可爱的小画片,我将来会爱玩的。怎么知道这位“精神胚胎“会讨厌识数认字?如果他那时会讲话,他很可能会大声呼喊“无聊啊~~~教我点什么吧!!

 

一个三岁大的孩子识字三千的确不值得被所有人仰慕,因为对他来讲实在是件小事。如果这个孩子活泼、阳光。眼睛里闪着幸福和智慧的光,我觉得我应该靠过去,跟那位妈妈套套近乎。好好向她学习学习。

 

前阵正好拜读了2本书,《哈弗女孩刘亦婷》。这本书和所有小巫的书一样,让我很感动亲情的伟大。一样如获至宝的收了起来,准备有空再读读。为了给刘亦婷妈妈正身,同时证明小巫说“家有哈佛耶鲁大学的学生家长写的书,轰动全国畅销一时。尽管大家意识到追求学习成绩会培养出高分低能学生,会导致那已解决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不是在映射《哈弗女孩刘亦婷》。摘抄一下书中的一段话:在笑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时,婷儿坦言:我能上哈佛,对父母而言是家庭素质教育的成功;对我而言,只不过是是考上一所很好的学校而已,离成功还远着呢!

婷儿的话也是我们的心声。…….我们写这本书,并非为女儿“立传”,而是想与千万渴望优秀孩子的父母分享我们培养婷儿的过程和心得,希望有更多中国人关注家庭素质教育这件利国利民,有利家利己的大好事。此外,我们也想提醒那些对家庭素质教育有兴趣的读者朋友们:刘亦婷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个案”……如果读者朋友愿意有所借鉴,请注意以下原则——要从激发孩子的兴趣入手,在孩子乐于接受的前提下,逐步推进有益的措施,才会真正有利于孩子的素质的提高。“强制执行”“拔苗助长”的态度,会妨碍预期的效果。……..

 

 

小巫说:SAM当时刚满23个月,仅仅能把1到是10数完。有时说“1214”之类的;曾经自己琢磨出来“11等于2;因为经常看ELMOS ABC那本书,认得几个字母;一个汉字都不认得。原来阿姨教过她曾经会背“锄禾日当午”,后来疏于练习,现在是背不下来了;能分辨以下基本颜色,有时弄不清楚百和黄;他对讲故事没有任何兴趣,所以直至那是,他尚没有完整听过任何故事,也不怎么爱看书。

 

小巫讲得十分自豪,我也很自豪地说说虫虫。他一周四个月的时候就会从1数到10;指认26个英文字母。现在一周七了他会背三字经、弟子规的前段(没有耐烦背下去,后面不知道会不会)。会背好几首古诗。会用英语1数到10。能分辨白色、黑色、橙色、黄色、灰色、红色。弄不清楚绿色和蓝色;认识30多种鸟类、他特别爱听妈妈讲故事,曾经一个晚上都赖着讲故事。让妈妈念三字经可以坐在妈妈腿上听到讲历史的那段才坐不住起来玩点别的。虫虫很爱书,一抽屉的书是他的心肝宝贝。一次妈妈没给收拾好,一本书卡住了。虫虫拉不开抽屉急得抓狂,嚎啕大哭。

 

小巫说:请不要误会,SAM其实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孩子……我心目中的早教,有这样一个原则,是中国的一句古话:“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那些只是技巧性的东西,以后他上了学,自然会学到,现在费劲地教他,不仅会引起他的反抗,而且勉强学会了,也很快会忘掉,这是幼儿永久性遗忘的特点。何况学了太多知识会约束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不是什么教育家只是一个爱孩子的母亲,有的是自认为对孩子能有耐心细心。就虫虫一个孩子所有经验都来自和他的接触。我觉得教他一点都不费劲,他和我都很开心。他前阵子还说“玩书,玩书”最近才被我纠正为“看书”。我觉得知道的越多他注意到观察到的就越多,他观察、对比、想象力如天马行空,无限翱翔。

 

昨天虫虫在家里玩保鲜膜纸皮筒子,立起来虫虫说“高楼大厦”,一会又说“塔”;玩了一会把筒子横过来说“潜艇”,在桌子上吐了一点口水说“海”;虫虫把筒子扔出去说“流星”,又扔了几次这回有成“导弹”了。保鲜膜纸皮筒子接着被虫虫当作机关枪,喇叭。我回到家,虫虫过来把保鲜膜纸皮筒子放在我嘴巴下面说“妈妈吹萨克斯”。我通过筒子学着萨克斯的声音唱歌,宝宝觉得声音通过保鲜膜纸皮筒子变得很有意思,拿开筒子,按上筒子叫我一次一次地唱。后又发现声音有震动,高兴地嘎嘎地笑。

 

关于幼儿的遗忘性我从不以为意,忘了就忘了呗,有啥关系?!。还有2个问题,育人育才一定要分先后吗?鱼跟渔,自然是要给渔。何为“渔”?何又为“鱼”?情商为“渔”我坚决同意。知识类的东西就是一定是“鱼”?就算知识类的东西是“鱼”吧。那么授之以渔的时候能不能挑一个鱼比较多的小溪边实际来“授”呢?实际授渔的时候 “渔”到“鱼”了,授渔的过程不是更加的愉快吗?!

 

先细说一下虫虫小朋友的一天吧。爸爸在虫虫早上起来之前,把DVD机打开了,虫虫听着英语起床。早上一起床他的心情非常好,这个时候我会用闪卡的形式给他看几个汉字的字或者词组,数字卡片。这些字和词组都是虫虫常唠叨的。他觉得很有意思,有时候甚至会笑出声了。虫虫起床早,或者周末时间多的话我会给他看一些旧的他认识的字卡。然后我就得赶紧准备上班去了。虫虫喝完水在玩等着吃早餐的时间段或是吃完早餐洗屁股的时间,姨婆会给他给他放经典咏读CD,孝弟三百千或是唐诗宋词。当作背景音乐,从没有对虫虫有什么要求和压力。洗完屁股虫虫就出去玩了。我只要求姨婆在虫虫在家的时间CD机不要闲着。放儿歌、英文童谣、轻轻地放爱和乐音乐。下午我下班回家,虫虫立即拉我到地垫上坐下,开始往外搬书,讲故事,画画。讲故事的时候注意指读的方式。虫虫在画画的时候我从不加以指导。虫虫自己画,边画还边叨叨。虫虫还经常会叫我画给他看,他说我画。早先都是“车、越野车、大客车…”前阵难了些,叫画“烫、臭、冬天…编钟、京戏”最近难度又升级了,叫妈妈画“爷爷跳舞(妈妈都没有见过爷爷跳舞)、姨婆游泳、太阳笑眯眯、螃蟹笑眯眯……”这时,我会先写字再画。晚上都是妈妈和虫虫在一起的宝贵时间。看书、讲故事、画画、唱歌、念唐诗、经典古文、看卡片。晚上睡觉前虫虫在吸奶,我在利用这短暂的他安静时间快速把早晨的汉字,数字给他看一遍。然后虫虫在床上边跟妈妈“唠嗑”边滚来滚去听着英语睡着。周末更是幸福快乐的时光,爸爸妈妈会带着虫虫挖沙,到处走走玩玩。出去玩之前我会带些字卡。比如去海边挖沙。我会准备“大海”、“挖沙”、“铲子”的字卡。

虫虫怎么学会数数的?我们只要有数数的机会就数。上楼梯的时候、虫虫在到处乱敲的时候、虫虫在往外搬书的时候….虫虫怎么认得的26个字母?虫虫一段时间很喜欢在路上指着车牌要大人念。我想着是好事,难得孩子喜欢,车牌上有字母有数字。就耐着性子陪他玩来着。又一次在一层车库里,他指遍了所有的车子(每台车子前后都有车牌,一台车指2遍)当时他还不会走路,全是抱着指的。

请不要再夸我用心,比我用心的大有人在!本不想说这些,我只想说明学习一定是压迫?一定是灌输吗?

 

关于闪卡,小巫摘抄了一段《孩子,我应该这样爱你》作者在网上的发言。可能是只有一小段的原因,跟杜曼书中的解释比起来。我觉得苍白无力,甚至不大容易明白。再重新一字一句读了好几遍之后我知道了。原来虫虫、阿祺以及我接触所有有用闪卡获得信息的孩子(都是6岁一下)都属于及其少的一部分有天赋的孩子。我真想叫上虫爸出去庆祝一下,我俩的基因真是超强!!

第二段文字是一位妈妈的发言。让我很不明白的是,这位妈妈上来就用让儿童学习“叛徒“这个概念来说明问题。接着又用一道美国和中国的历史考题作对比。最后证明思考力创造力的重要。最后高呼如果有一堆闪卡,保证孩子的记忆力,她坚决地选择“不”。

说实话,我完全晕了。靠墙站好,认真看了好多遍还是不知道再说什么。我为虫虫做了600多张的卡片,但是没有做“叛徒”这张卡片的好主意。叛徒又不会把这两个字写在脸上上,咋整呢?6000多张卡片全部都是实际的东西,例如大家公认为鸭子的动物。美国和中国的历史考题也是同理,闪卡提供的都是一个个的客观事实。记忆跟思考创造有什么冲突吗?你去问一位不认识林肯总统,不知道农奴制度的人,你认为必须废除农奴制度吗?他会是什么表情?!

 

小巫说:比如我的儿子,2岁的时候知道几十种飞机的名称、4岁的时候能识别将近100个国家的国旗和名字,说话更是英语左右开弓…..

 

虫虫姨婆看到这里气呼呼地说,小巫不是说她什么都没有教吗,还叫大家都别教吗。我想这纯属与授渔的时候,一不小心“渔”到“鱼”。SAM知道几十种飞机的名称、4岁的时候能识别将近100个国家的国旗和名字肯定不是被压迫灌输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