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标签:
杭州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瞎白话 |
分类: 踱步江南 |

------------------------------------------------------------------------------------------------------------


-----------------------------
一脉千秋--版本源流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催生出不同的版本形态。江南地区作为中华文明长江流域发源地的核心地带,其版本文化源远流长、体系完备。从版本载体和呈现形式的历史演变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一是以刻符、纹样、器型为主的史前时代;二是以金石为主的铭刻时代;三是以简、牍、帛、纸为主的写本时代;四是以雕版印刷为主的版刻时代;五是以机器复制与数字传播为主的近现代版本时代。五个时代既相互承接,又各具特色,总体呈现出版本载体越来越多元、内涵越来越丰富、传播越来越广泛、对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深远的历史趋势。


1.史前时代,版本雏形
新石器时代
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遍布江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时期文化遗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古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器物,在器型、纹样图案、刻画符号等方面带有中华文明印记的版本现象与文化特征。其中,刻画符号对于中国文字的起源意义重大。


2.铭刻时代,版本现象
商周至秦汉
甲骨文是目前能见到的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随着殷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为周代书体的主流。金文因铸刻于钟鼎等青铜器之上而得名,有时也称为钟鼎文。此时还有刻于石头砖瓦上的文字。青铜器和刻石上的文字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版本现象,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3.写本时代,版本现象
战国至唐
在纸发明以前,简牍、缯帛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载体,其上文字主要用笔墨书写而成。在纸张发明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书籍也是以书写为主,且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这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书写方法,还依然存有简牍制度的印记。




4.版刻时代,版本简史
唐至清
社会经济的发展、纸张和墨等书写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增加了书籍的需求量、在印章、石碑拓印等技术的基础上,雕版印刷应运而生。经过不断的发展,活字印刷、彩色套印等印刷技术被不断发明,早就江南地区内涵丰富的典籍文化。此外,其他版本类型众多,形式多样,共同促进江南地区的文化发展和文脉传承。












人文渊薮--版本内涵
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文化的结晶。书籍的形式与内容互为表里,构成了版本文化的核心。中国历代典籍灿若星河、汗牛充栋、在漫长的探索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基本可以囊括中国古代的所有典籍,成为中国传统典籍科学合理、应用广泛的分类法,《四库全书》就是按照这个分类法编撰的。本单元遵行“四部”法则,以版本文化为视角,对经部元典、史籍文献、诸子百家、诗赋文集四个专题的历代江南典籍作一次巡览。

1.经部元典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人们就把儒家的一些重要的典籍奉为经典,称之为经书。在古代的四部分类法中,经部文献就是儒家的经典作品,以及对它们注释、阐述的书籍。
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












2.史籍文献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中国古代史学大家都具有恢弘的历史视野、正确的历史观以及高度自觉的修史使命,认为史学有益于人伦道德与政治借鉴,强调以史为镜,经世致用。
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记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








3.诸子百家
诸子书即各个学术流别思想著作。但中国古典目录四部分类的子部典籍,远远超出诸子思想论著,宗教、科技、类书、杂著皆列于子部。大抵凡经、史、集三部无法容纳的皆入子部,以至子部典籍日益庞杂。
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









4.诗赋文集
集部萌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定型于隋唐之际,由《七略》中的诗赋略衍生而来。集部的实质是以诗赋为核心,以碑诔、传论等为诗赋的对应物和参照物,建构而成的一套复杂的、动态的知识体系。南方文学受《楚辞》《庄子》的影响,充满瑰丽的浪漫主义想象,与山水、田园融为一体,构成独特的江南文化景象。江南地区文化繁荣,人才荟萃,流派众多,诗文、书画、戏曲成就独领风骚,形成丰富的集部文献。
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




---------------
匠心绝技--版本技艺
江南一带自古物阜民丰、百工竞巧、介质更迭、科技进步、巧匠辈出,促进了版本文化的发育成长。刻书需求不断扩大,版刻印刷日益繁盛,尤其是南宋以后,江南成为全国刻书中心,无论是书籍版本的规模、品质,还是整个社会浓郁的版本文化氛围,都使江南成为同时代中国乃至世界的版本文化领先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