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2025-10-10 20:22:15)
标签:

杭州

国家版本馆

文献之邦

文明印记

瞎白话

分类: 踱步江南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文献之邦--江南版本文化概览”是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的常展,也是该馆的重头戏之一。时间所限,简单地浏览了一下。
    版本,最初是指同一书籍的不同写本、印本,后来泛指同一类事物在不同介质上的体现形态。如先民的某一类刻符,《诗经》的某家解说,《兰亭序》的某个摹本,杜甫诗集的某个刻本,《共产党宣言》的某个语种译本,某个窑系中的一款梅瓶,某地年画里的关公形象,一个文档的每一次保存,都是各个领域、各种主题的具体版本。而每一种版本背后,又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丰富的时代信息。因此,版本是记录人类文明进步、见证社会生活变迁的丰富载体。
    华夏文明孕育了璀璨夺目的中华版本文化。以长三角为核心区域的江南版本文化,是中华版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南版本文化积淀丰厚,特色鲜明,折射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包、迭代赓续的基本特征。展览从浩如烟海的历代版本文物、文献中撷取千余件代表性实物,按照版本源流、版本内涵、版本技艺、版本审美、版本百相五个主题,讲述江南版本文化故事,启发人们更加切实地感悟中华文脉、把握时代潮流。
------------------------------------------------------------------------------------------------------------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
一脉千秋--版本源流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催生出不同的版本形态。江南地区作为中华文明长江流域发源地的核心地带,其版本文化源远流长、体系完备。从版本载体和呈现形式的历史演变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一是以刻符、纹样、器型为主的史前时代;二是以金石为主的铭刻时代;三是以简、牍、帛、纸为主的写本时代;四是以雕版印刷为主的版刻时代;五是以机器复制与数字传播为主的近现代版本时代。五个时代既相互承接,又各具特色,总体呈现出版本载体越来越多元、内涵越来越丰富、传播越来越广泛、对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深远的历史趋势。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1.史前时代,版本雏形 新石器时代
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遍布江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时期文化遗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古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器物,在器型、纹样图案、刻画符号等方面带有中华文明印记的版本现象与文化特征。其中,刻画符号对于中国文字的起源意义重大。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2.铭刻时代,版本现象 商周至秦汉
甲骨文是目前能见到的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随着殷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为周代书体的主流。金文因铸刻于钟鼎等青铜器之上而得名,有时也称为钟鼎文。此时还有刻于石头砖瓦上的文字。青铜器和刻石上的文字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版本现象,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3.写本时代,版本现象 战国至唐
在纸发明以前,简牍、缯帛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载体,其上文字主要用笔墨书写而成。在纸张发明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书籍也是以书写为主,且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这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书写方法,还依然存有简牍制度的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4.版刻时代,版本简史 唐至清
社会经济的发展、纸张和墨等书写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增加了书籍的需求量、在印章、石碑拓印等技术的基础上,雕版印刷应运而生。经过不断的发展,活字印刷、彩色套印等印刷技术被不断发明,早就江南地区内涵丰富的典籍文化。此外,其他版本类型众多,形式多样,共同促进江南地区的文化发展和文脉传承。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
人文渊薮--版本内涵
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文化的结晶。书籍的形式与内容互为表里,构成了版本文化的核心。中国历代典籍灿若星河、汗牛充栋、在漫长的探索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基本可以囊括中国古代的所有典籍,成为中国传统典籍科学合理、应用广泛的分类法,《四库全书》就是按照这个分类法编撰的。本单元遵行“四部”法则,以版本文化为视角,对经部元典、史籍文献、诸子百家、诗赋文集四个专题的历代江南典籍作一次巡览。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1.经部元典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人们就把儒家的一些重要的典籍奉为经典,称之为经书。在古代的四部分类法中,经部文献就是儒家的经典作品,以及对它们注释、阐述的书籍。
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2.史籍文献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中国古代史学大家都具有恢弘的历史视野、正确的历史观以及高度自觉的修史使命,认为史学有益于人伦道德与政治借鉴,强调以史为镜,经世致用。
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记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3.诸子百家
诸子书即各个学术流别思想著作。但中国古典目录四部分类的子部典籍,远远超出诸子思想论著,宗教、科技、类书、杂著皆列于子部。大抵凡经、史、集三部无法容纳的皆入子部,以至子部典籍日益庞杂。
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4.诗赋文集
集部萌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定型于隋唐之际,由《七略》中的诗赋略衍生而来。集部的实质是以诗赋为核心,以碑诔、传论等为诗赋的对应物和参照物,建构而成的一套复杂的、动态的知识体系。南方文学受《楚辞》《庄子》的影响,充满瑰丽的浪漫主义想象,与山水、田园融为一体,构成独特的江南文化景象。江南地区文化繁荣,人才荟萃,流派众多,诗文、书画、戏曲成就独领风骚,形成丰富的集部文献。
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
匠心绝技--版本技艺
江南一带自古物阜民丰、百工竞巧、介质更迭、科技进步、巧匠辈出,促进了版本文化的发育成长。刻书需求不断扩大,版刻印刷日益繁盛,尤其是南宋以后,江南成为全国刻书中心,无论是书籍版本的规模、品质,还是整个社会浓郁的版本文化氛围,都使江南成为同时代中国乃至世界的版本文化领先之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良渚行秋】2.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文明印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