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云楼这是第二次造访了,第一次是到怡园时,走过门口时间已晚,关门打烊了。这次趁着梅雨的间歇,打的来回,也算是了了溯源了。
过云楼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是著名的书画古籍庋藏之所,时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美誉。过云楼第一代主人顾文彬,清道光年间进士,官至浙江宁绍道台,过云楼建成后,即辞官归梓,偕子顾承共创过云楼之珍藏活动。过云楼第三代主人顾鹤逸,精鉴赏,深孚众望,过云楼由此步入其收藏之鼎盛期,被誉为“江南第一家”。顾文彬在过云楼后,还营造了一座园林,名曰“怡园”。顾氏家族依托过云楼之藏品,以怡园为活动场地,开展了国画、国学、诗词、古琴、昆曲等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在造就人才、传承弘扬优秀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名重一时。
民国以后,军阀混战,外患不断。顾氏族人秉承先志,凡遇国难家祸,均以保护书画为第一生命,呕心沥血,辗转奔走,终使大批中国艺术精品不致流失。解放以后,目睹日渐繁荣的新中国景象,顾氏后人坚信“藏于私不如藏于公”,郑重决定将过云楼珍藏及精心构筑的怡园无偿捐献给国家,所捐书画及古籍善本,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过眼云烟”终化作“映世霞辉”。
为重视和保护过云楼的文化价值,2012年,在苏州市文广新局的推动下,过云楼陈列馆正式立项建设,2015年竣工。陈列馆集中展示顾氏历代藏家事迹及过云楼所藏书画名作、古籍善本情况,彪炳顾氏家族的捐献义举,呈现顾氏收藏相关的文化艺术活动和矢志不渝地延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再现昔日这座艺术殿堂的繁华流光,传递过云楼书韵墨香之遗风。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