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很多民族,都把“生死”看成是大问题。伊特鲁里亚人也不例外,展览的第四部分就是有关“来世”的。
------------------------------------------------------------------------------------------------------------
第四部分--伊特鲁里亚人和他们的来世
根据最古老的伊特鲁里亚丧葬信仰,死者不会永远留在墓葬中,墓葬只是通过来世的漫长旅途的第一站。在早期的墓葬中,已经出现了亡灵之旅的意象。墓葬中可怕的动物形象象征着死者在途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考验。从一些城市的墓葬中发现的船只和战车的模型可以看出,这段旅途既可以经由陆地,也可以经由海洋。而在这段冒险之旅中,死者可以得到特殊向导的帮助,例如鸟类或狗,它们是生者和亡者世界之间的媒介。
早在公元前6世纪和公元前5世纪,伊特鲁里亚人的来世观念就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强烈影响,其中包括注重宴会仪式这一风俗。在塔尔奎尼亚发现的彩绘墓葬印证了这一点,墓室的墙上描绘了宴会、舞蹈和娱乐的场景,反映了葬礼上的仪式和亡灵之旅的终点。宴会的场景预示着亡者一旦通过了旅途中的重重考验,就会迎来来世。在神的庇佑下,亡者才能克服或避开途中的种种障碍。
墓葬的建筑和装饰因地点和时期的不同存在很大差异。而地域正是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根据位置和可用材料,在伊特鲁里亚地区,发展出了不同的建筑形式。
社会演变也对墓葬的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伊特鲁里亚历史的早期,墓葬实际上是与个人联系在一起的,通常由简单的结构构成,如排列有鹅卵石或石质容器的深坑。随着贵族制度的发展,具有纪念意义的墓葬形式开始出现。大家族的墓葬需要明确地标记地点,并表现出家族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公元前6世纪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墓葬形式的另一个变化:一方面,人们倾向于建造更简单、更单一的结构,例如阁室墓、庙形墓和简单的深坑,墓地开始标准化;另一方面,在乡村地区,拥有土地的贵族仍然保持着影响力,家族式的墓葬形式仍在延续,如埋葬了好几代人的大型岩石墓。这种组合一直持续到伊特鲁里亚文明的最后阶段,产生了一系列高度多样化的墓葬建筑。
非纪念性的墓葬外部设有墓葬标记。这些标记通常有石头制成,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比如在这里展出的狮形雕像,它的作用是标记和守卫博洛尼亚的一座墓葬。在伊特鲁里亚文化中,尤其是在丧葬领域中,狮子具有保护的寓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