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上午的计划就是由相门走到娄门,沿途把东园也顺带“解决”了。然后在娄门旁边的“吴越荣记”吃个午饭。实践下来,计划基本完成,就是东园里的两座建筑,错过了。天气热的有点中暑,发现后也没精力当天去补课了。午饭前后,勉强把娄门打卡完成。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的重臣伍子胥“相土尝水”建了“阖闾城”,即苏州古城。城有护城河和护城墙,四方建有八座城门。娄门位于城东北。
《吴地记》载:“娄门,本号疁门,东南,秦时有古疁县,至汉王莽改为娄县。门遂改称娄门。”城门分外城、中城、内城三重陆城门,内城筑有城楼,三重门之间有空地和闸门装置,十分坚固。城门南面还有三道水城门,也备有闸门装置。城里和城外以外城河为界,通过吊桥与城外贯通。并有水陆通娄江,向外跨塘延伸。外城、中城及内城门上的城楼约在民国37年(1948年)间被拆除,仅保存一重城门,直到1958年大炼钢铁时,城门陆续拆尽,已无痕迹。水城门也被拆除,只剩下依稀痕迹可供辨认。
2013年12月,苏州古城墙保护修缮二期工程正式竣工。其中娄门段城墙,位于古城东侧北部。施工本着还原历史的原则,综合分析考古资料,根据娄门古城墙历史遗存布局,同时结合现状进行设计和修缮,修缮时采用了砖拱结构,并用旧石材砌筑和铺设城门附近的广场、道路。建成的城楼为五开间两落翼两层歇山式的建筑,器宇轩昂,在苏州古城东北部营造出浓郁的古城风味,成为集游览、怀古、休闲与一体的开放式新景点。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