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有走遍苏州的想法时,只是想着园林而已,可是在做功课的时候渐渐地就把外延不断扩大了,不仅想把园林看遍,还想着街巷、集市、城门,甚至于美食。第一次来的时候,在阊门附近经过几次,就没有纳入目标。不知何时开始,把苏州古城的城门也纳入了品读的范围,于是,三品在设计线路时,就有了两个城门的选项:相门和娄门。
先了解一些苏州城门的概况吧:《吴地记》载:阖闾城四周辟“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象地之八卦”。陆门八座是:西阊门、胥门;南盘门、蛇门;东娄门、匠门;北平门、齐门。八门之名史载不一。《吴郡图经续记》所载,无平门而有葑门,而说平门一名巫门,与赤门二门都不在八门之数。吴时东门不开,“欲以绝越也”。唐时八门都开。宋初填塞蛇、匠二门,留阊、胥、盘、葑、娄、齐六门。南宋时为便于守卫,只开五门。元末张士诚占据苏州后,在六门添造了月城。太平军攻占苏州后,曾将月城拆除。失陷后,清廷又将葑、娄、齐、胥、阊5门的月城恢复。民国时期,先后增辟和重辟金门、平门、相门和新胥门。1949年苏州解放时,共有阊门、胥门、盘门、葑门、相门、娄门、齐门、平门、金门、新胥门10座城门,之后大部分城门陆续被拆除,仅存盘、胥、金3门。近年来,苏州高度重视古城墙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历经数次古城墙修缮工程,先后修复了阊门、相门、平门、娄门、齐门5坐城门及相关部分城墙,并于2013年向公众开放了苏州古城墙博物馆。
三品的第二天,清晨徒步了平江路后,回酒店吃了早饭,稍事休息下,就往相门走去,路程不长,2公里不到。虽然才是早上九点,暑意已是很浓了,所幸的是天气还不错,蓝天白云。相门一带真的是很小众,几乎没人,虽然,打造的还是不错。至少,还是长了点学问的,知道了将、匠、相的关系。
相门,古作干将门、将门、匠门,位于苏州城东,因曾是各种手工工匠聚居之地而名。《吴郡图经续记》记载:“将门者,吴王使干将于此铸宝剑,今谓之‘匠’,声之变也。”“干将门”和“将门”的称谓便缘之于此,而“匠门”是同声之变,后又讹“匠”音为相,遂称“相门”。相门在宋初被填塞。民国23-25年重辟,解放后被拆除。2012年通过苏州古城墙修缮保护二期工程完成复建。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