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惠山闲逛的时候,偶然走进一个小园子,幽静雅致,才知道在惠山脚下竟然还有这么一个所在,“惠山园”,就想着一定要来好好看看、拍拍。今年初夏这次来惠山,惠山园就是主要目标。
惠山园,主体原为李鹤章祠,1929年,当时的民国政府将李鹤章祠改建成“惠山公园”。园内有大厅、荷轩、楼台、曲水、回廊、假山等,名贵花木繁多。被时人称为继公花园后的锡邑第二公园。抗战时期,这里成为医院,解放后又被改作学校,几经变迁园内原有建筑几乎全毁,仅存小桥、池石及部分石构件。2008年,在原址重建恢复。占地面积5465平方米,由李鹤章祠、陶文宪祠、赵宗白祠与花厅、石船舫、四方亭、河轩、回廊以及黄石驳岸、石梁、曲桥、假山构成老公园的景点。其规模与格局与原惠山公园相似。园内还复植了多种名贵树木,小园以借锡山秀色取胜,与龙光塔呼应,既保留原园古朴典雅风貌,又与古街传统历史文化神韵气脉相通,值得静坐细品。
李鹤章(1825~1880),安徽合肥人,李鸿章的三弟。清咸丰初,随父兄在家乡办团练。同治元年(1862)随李鸿章至江苏战太平军,与程学启、刘铭传等克嘉定、江阴、无锡、常州,特别是在镇压无锡的太平军时,俘获潮王王子隆,后升官至甘肃甘凉道,未赴任。因病归原籍而亡,因为清廷效命有功,在惠山建有专祠,即现在的李公祠,祠前临惠山浜,祠宇宽畅明朗,气势轩赫。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