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2022-05-05 21:06:37)
标签:

宜兴

陶瓷博物馆

宜均

发展

瞎白话

分类: 博物熠然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宜兴均釉陶器,简称宜兴均陶、“宜均”,明代称“欧窑”,清宫档案称“宜兴挂釉器”。它是宋代以来宜兴丁蜀地区生产的一种上釉陶器,工艺特点是用围片拍打成泥片镶接成型,生坯上釉,高温氧化焰一次性烧成。其胎质有紫胎和白胎二种,紫胎采用当地甲泥、紫泥制作,白胎则用白泥、绿泥制作。胎釉原料大多就地取材,釉水的风格和特点相比以往传统釉陶有了根本的变化和改进,色彩丰富,绚丽而不失温润与厚重。另外,在传统陶瓷贴塑装饰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拇指堆贴技艺更称一绝。宜兴均釉陶器制品运用广泛,器皿融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2014年,宜兴均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
蔚兴:宜兴均釉陶器是在古代釉陶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宋代以来,由于受原料制约、各地名窑的勃兴以及战争等因素的影响,智慧的宜兴人弃瓷兴陶,开发利用当地南山、黄龙山的陶土资源,用当地原料配制的釉水,经过无数陶工的努力,制成多姿多彩的高温上釉陶器,最终成为我国陶瓷艺术领域的一朵奇葩--宜兴均釉陶器。   据文献记载,明代中晚期,宜兴著名陶工欧子明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烧制出形制各异、品类多样、釉色丰富的“欧窑”制品,赢得了“欧窑妍且姱,绚丽同晨葩”的赞誉。故宫博物馆旧藏有一定数量的明代“宜均”制品,且多为陈设和文房用品,其造型、釉色、工艺等均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欧窑”的出现表明,宜兴均釉陶器生产工艺在明代中晚期进入了成熟期,并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开启了宜兴均釉陶器发展的高峰时代。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
跻峰:清代早中期,宜兴均釉陶器又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不仅受到老百姓的喜爱,更得到皇宫贵族的青睐。清宫收藏的宜兴均釉陶器一般由造办处出样,命地方烧制后再呈贡皇宫。清乾隆、嘉庆年间,葛明祥、葛源祥兄弟在“欧窑”的基础上,创烧了“葛窑”。当时的宜兴均釉陶器,被大量出口至日本和东南亚诸国,而其中的灰蓝釉制品,尤其为日本人所珍爱。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
盛隆:民国初年,宜兴陶瓷行业已形成了六大体系,“按其产品质地分为粗、溪、黑、黄、砂、紫砂六大类行业。”“六个行业,各有行规,不是同行,不得烧窑。”所产制品,各有不同。民国早期,宜兴均釉陶器的形制与釉彩也更为丰富,各大窑户开设陶器商店,并在海外设立分店,宜兴均釉陶器与紫砂一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出口至日本、东南亚以及欧洲各国,并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得荣誉,提高了宜兴陶瓷的国家声誉。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
园林建筑陶:宜兴均釉陶器在弘扬发展传统工艺中,不断在造型上加以创新,除了传统的缸坛盆罐等,还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创新研发了许多适应室内外陈设的“宜均”制品,其中的陶台陶凳、龙亭、龙柱、栏杆、花窗、果壳箱等园林建筑陶可谓独树一帜、这些产品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沉稳内敛的釉色与四时景物相得益彰,赏用皆优,成为宜兴陶瓷的一大特色。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
传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宜兴均釉陶器行业由分产联销过渡到联产联销,实现了所有制的转变,建立了丁山西庄陶业生产合作社。1963年恢复出口,组织创作设计人员研制符合国内外消费者需求的新品种,并参加国际性展销会,产品远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
结语:宜兴均釉陶器作为宜兴陶瓷发展体系中的一个特殊品类,与紫砂一起书写了明清至当代陶瓷的华美篇章。“欧窑”瑰丽,“葛窑”娇艳,它可以是皇室御用的陈设品,可以是海外竞购的名贵品,更是家家户户实用的日用品。时至今日,宜兴均釉陶器依旧璀璨,屡获奖项,屡创高峰。均釉渲染出五光十色,大拇指堆贴出万千世界,二者相辅相成,描绘出宜兴均釉陶器独特的迷人风采。
【荆溪访古】3.陶瓷博物馆-均釉陶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