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小撷】武康路,大上海的“名人路”

标签:
上海徐汇区武康路早晨瞎白话 |
分类: 踱步江南 |
----------------------------------------------------------------------------------
清晨5点多,几无行人
瞧,这梧桐的年轮
以下,按照门牌号,看看武康路的老建筑
武康路40弄1号 1932-1933年建造,西班牙式风格的独立式花园住宅,董大酉设计。半围合平面。筒瓦坡顶,檐下饰券齿带饰,内转角立面2层设三联券柱落地窗,主入口门框装饰细腻,具典型的西班牙特征。1937至1938年,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1862-1938)曾居住于此。
武康路40弄4号建于1923年,英国乡村别墅式花园住宅。1943年至1950年,中国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颜福庆(1882-1970)在此居住。
武康路67号 建于民国时期,英国乡村式花园别墅。原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陈立夫(1900-2001)曾在此居住。
武康路99号原为英商正广和洋行大班住宅。砖木结构,1928年建造。英国乡村别墅式花园住宅。白色水泥拉毛墙面露红色木构架、陡坡屋面、老虎窗、大阳台和别致的烟囱使外观富有层次感。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靖基(1902-1997)曾居住于此。
武康路113号建于1923年,欧洲独立式花园住宅,曾为苏联商务代表处。假三层,细卵石墙面,装饰简洁。南立面底层为敞廊,上为跌檐式山墙;北立面入口设带券心的半圆形拱券。1955年后,著名文学家巴金(1904-2005)曾居住于此,并在此创作《随想录》等作品。
武康路115号密丹公寓,建于1931年,现代派风格的公寓住宅,法商赉安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平屋顶,水泥拉毛墙面:窗裙、阳台、檐口等装饰为装饰艺术派。民国时期为义品放款银行使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1921-2007)曾居住于此。
很多建筑,甚至连隔墙外观都不易...
武康路274号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晚期,现代派建筑,局部带有装饰艺术派特征。1950年至1952年,抗日名将、原全国政协常委郑洞国(1903-1991)曾居住于此。
武康路390号原为意大利总领事官邸。义品地产公司设计并承建,1932年建造。地中海式花园住宅。平缓四坡红瓦顶,一层东、西、南三面均有敞廊,墙角设扶壁柱。南立面中部三开间半圆券门廊稍前出,两边设弧形环抱台阶;檐顶为盔形山墙,设落地窗和阳台。
武康路393号花园住宅(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1912年从美国回沪居此至逝世)。南幢为英国乡村式,1912年建造,新古典主义建筑式样。陡坡瓦顶,山墙露木构架。北幢临街,30年代建造,装饰艺术派风格,立面以深褐色面砖衬托出浅色的横竖线条,有较多的浮雕和装饰线脚。
武康路395号北平研究院旧址。建于1926年,巴洛克风格花园住宅。由李石曾创办的、在中国近现代文化、教育和科学领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北平研究院镭学所、药学所、世界社和世界中小学曾在此办公。
东美特公寓(武康大楼),淮海中路1836-1858号。建于1924年,外形略具法国文艺复兴风格,为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早期作品。著名电影艺术家郑君里、赵丹、秦怡、孙道临曾居住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