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心得2022.3.30

(2022-03-30 06:53:54)
标签:

读经心得

分类: 每日心得

经文:出入供养,观经行道,喜乐久习。

注:接下来讲的都是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的步骤和状态。第一是修供养;第二是修“观经行道”,也就是要依教奉行;第三是“喜乐久习”,也就是“如是六反”,用现代语言描述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对,说的就是现代哲学里面的“认识论”。现代哲学与大乘佛法没有区别,大乘佛法不但是高等哲学,还是哲学领域的巅峰。

经文:才猛智慧,心不中回,意无懈时。外若迟缓,内独驶急。容容虚空,适得其中。中表相应,自然严整,检敛端直。身心洁净,无有爱贪。志愿安定,无增缺减。求道和正,不误倾邪。随经约令,不敢蹉跌,若于绳墨。咸为道慕,旷无他念,无有忧思。

注:“才猛智慧”这是已经进入到大乘佛法真修行的境界,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没有得到真正的智慧,还没有体验到“才猛智慧”的力量,说明我们的修行本身出了问题。“心不中回,意无懈时”也就是说已经得不退转。

“志愿安定,无增缺减”,这个境界比前面说的更高。

“咸为道慕,旷无他念,无有忧思”,这个境界是已经得到“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和“无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的境界。

经文:自然无为,虚空无立,淡安无欲。作得善愿,尽心求索。含哀慈愍,礼义都合。苞罗表里,过度解脱。自然保守,真真洁白,志愿无上,净定安乐。

注:“志愿无上,净定安乐”这是已经“发无上菩提之心”的状态。

经文:一旦开达明彻,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

注:我们都渴望得到这种境界,那我们应该修什么因呢?——“志愿无上,净定安乐”。修因才能证果!我们的志在何方?我们的愿又在哪里?跟法藏比丘一样吗?

经文: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光精明俱出,善好殊无比。著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无量清净阿弥陀佛国。

注:发无上菩提之心者,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经文:横截于五趣,恶道自闭塞。无极之胜道,易往而无人。

注:这是在修带业往生的法门,是无上殊胜的法门。

经文:其国不逆违,自然所牵随。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何为著世事,譊譊忧无常。

注:我们真信了吗?是明信还是迷信?如果是明信,自然就不会再为世事所缠绕,自然会放下这个“一切万法皆无常”的世界。

我十多年前(大概是2010年)刚接触到净土法门的时候(看老法师的书《无量寿经》<</span>第十次宣讲>共四册),我就信有西方极乐净土,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但那时候的信,不是明信,而是我累世所修的因在这一世又遇到缘时的那种久别重逢的信。真正的明信,还是要从2015年底我发愿受持此经,“一门深入,常时熏修”,发愿“专心信受,持诵,说行”此经之后开始。这一路走来,虽然还会经常遇到世法的缠绕,但我心是光明的,我只要把心“藏”到此经中,我就能放下一切恐惧。

放下恐惧之后,我们才能看到我们心中的挂碍,才能看到我们心中的颠倒梦想。这两天听老法师讲《大经科注2014》(330集),说到真心妄心都是心,妄心与真心不能分割,很有感触。妄心不也是真心吗?真妄不二呀!

心没有错,错的是妄想分别执着,是那个能引起我们生妄想分别执着的那个“识”,能转识成智,一切皆大欢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