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羊城晚报》基层人人网良好教育杂谈 |
分类: 2012一二一往前冲 |
20世纪的中国,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把许多人的家乡变成一个不断远离、不停思念而又不能归去的地方。这种整整持续了一百多年的状况,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似乎有了改变的端倪。日前,人人网旗下网站人人校招发布了《2013应届毕业生求职意向调研报告》,报告指出,2013届应届生在就业地点上倾向回家就业超过了到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就业,30.6%的应届生选择回家乡就业,22.7%的应届生选择北上广深,15.6%的应届生选择沿海发达地区,省会城市和其他二线发达城市随后。
不管毕业生本人的主观动机是心甘情愿,还是出于无奈,我们都宁愿将此视作是一个积极的现象。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家乡可以远离,但更可以回归,是可以“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地方。不管是为了生计背井离乡的平民,还是科场得意宦游四方的官人,最终都要落叶归根,故乡,是他们生命的起点,也是他们的归宿。这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循环,这意味着,在家乡,也就是广袤的乡村,在人才方面,总是有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存在。他们出则为官,归则为绅,积极地主持和参与社会事务,维持着社会价值,从而形成基层民间社会可以倚靠的重心,社会因之能够保持向上的方向,礼乐纲纪不至于堕落崩坏。
而在近代意义的城市兴起之后,这种平衡和循环被打破了。城市就像抽水机,把乡村的财富、资源包括人才,源源不断地抽到城市,而几乎没有回馈,于是乡村逐渐枯竭了。那些从乡村出走的士人学子,不再是候鸟,而是一去不回头的小鸟。中国历史上,在基层社会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士绅群体,就这样消失于无形。于是乡村的局面,遂至不可收拾。新政权建立后,这种人才与资源朝着城市单向度流动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又加剧了沿海与内地、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城市与乡村的差距,问题实际上更加严重了。
然而我们终究不可能让十三亿人都集中在北上广,都集中在沿海,都集中在城市。我们也不能任由家乡的田园荒芜。事实证明,人口过度集中在城市,不仅是乡村的痛,也是城市的痛,更是那些在家乡和异乡之间迷失了的人们的痛。终于,当这种痛成为不能承受之重时,回乡的路就开启了,正如此次人人校招网站所做的调查揭示的那样。
但资源的不均衡依旧,甚或仍在加剧中。回乡的人,更多地是出于“居不易”的无奈。但无论如何,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大规模地回流到基层社会,仍然是件具有积极意义的事。乡村之兴,基层之兴,首要人才之兴。而基层社会对人才缺乏的程度,超出想象。如果他们能够人尽其才,将会给近乎枯竭的乡村与基层社会,输入新鲜的血液,比如知识,比如价值。基层社会的复兴,就有了一支生力军,这是基层社会之福,也是全社会之福。
然而是否能够人尽其才,却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较之于大城市,基层社会的资源与机会更少,且不公平程度尤甚。回乡的青年,已经不可能享有传统社会士绅的地位,甚至同在大城市一样,也要为公平的工作机会而努力。一方面人才匮乏,另一方面人才被闲置或被不恰当地使用,这是对他们个人能力的浪费,也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基层社会的复兴,又不知要被拖延到几时。因此面对着已经初步出现的新知识青年回乡潮流,当政者不能视而不见,而是应该做些什么了。
本文发表于2012年10月17日《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