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已经上映了,实话说,我还没有想去看的冲动,理由之一就是,这片子描写的恋爱太纯了。我觉得太纯了就不是爱情了。
张艺谋虽然比我大了十几岁,可我也是紧贴着文革出生的人,跟着大人走过了整个文革年代。虽然年纪小,但是当时的生活氛围和人们的处世方式也还是记忆犹新的。纯纯的近乎“兄妹”那种只关怀不谈性的感情是存在的,但对恋爱来讲,这是一种非常态,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崇高。只不过在那个年代,整体氛围是约束人性的,是缺少对人的个体的尊重的。这种社会人为推崇的“纯洁的爱情”,抹杀了真情的表达。爱情,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个体行为,只要是真正发乎于内心,遵从彼此的情感,就不限于爱情的形式了。至于最终的结局,自然也是两人之间的事情,路是自己走的,鞋穿在自己的脚上,对吧?
都说影片里的静秋思想单纯,身子也单纯,张艺谋这影片是立的“纯情”牌,大概就是想抹杀女人味儿,让男性观众不要胡思乱想,我觉得这是个败笔。男人不对静秋动情,你就做不到“把美丽撕裂给别人看”,要是我来导演,一定要选个发育得特好的那种女孩儿,让男人想爱又不得不捧在手心儿里疼的那种,这样,老三至死都没“爱”上思想单纯却发育成熟的静秋,这才是悲剧啊!让男人们一说起这故事,就唉声叹气,离不了的惆怅,才能有“顿悟”闪现。
现在这个静秋,就是白净点儿,而且铁定是处女(故事中的啊!),其它的“要啥没啥”,爱上你凭啥呢?
上面那行话不是我说的,是部分男观众说的。“活”的静秋我到现在也没看到,看到的只是故事和照片,而我的观点主要是从故事中来的。静秋长的丰不丰满性感,已经和我挨不上了。
我也知道,张艺谋也是无奈,他说全国选了6千个小姑娘,眼睛都看塌了,也没找到心目中的静秋。我想张导心目中的静秋应该是我说的那种丰满略现让男人垂涎欲滴的少女,可是在现在这个世道,这样的女孩子有几个是处女啊?至少初吻早就送出去了。女孩子变成了女人,这就不是静秋了,看过男人的女人,眼里很难找到张导要的纯洁了。
唉!要拍这种片子,只能说是生不逢时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当代中学生的片子,连我都知道,现在很多年轻人根本不领这个情,思想和世故绝不是一部电影能改变的。也许那种暗示安全套使用范例的影片才更符合现在的静秋和老三们。但是社会道德就像孩子的家长,总是提示孩子不要乱来,可是孩子要真的按自己的方式做了,家长也没什么办法。
请不要误解我的本意,我并不是希望年轻人们乱来,我想说的是,真正爱了,就不要在意社会的“大喇叭”,做到什么程度都是你们的私事儿。要是心里不爱,只图一快的话,那还是收住吧!
二十多年前,在《红高梁》里,姜文像只发情的狮子连拔带揪地开出一块“露天婚房”,巩俐满怀渴望地躺倒在高梁杆儿铺就的婚床上等待爱的甘淋。阳光从青纱帐透射进来,女人的脸上洋溢着不安和满足,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这种至刚至柔的爱情升华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曾激发了多少少男少女的豪情啊!现在“奔六”的张艺谋却开始宣扬“纯净水爱情”了,这是一部典型的脱离现实的影片。
我只能说,张艺谋,你老了!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这也正应了我以前说过的一句话:当掌声响起时,谢幕已经开始!北京奥运会其实正是张艺谋华彩的谢幕。
谢谢你!张艺谋,你曾开创了一个张艺谋时代,三十岁以上的观众都不会忘记你!
中国电影,在张艺谋之后,我们该期待着谁?

加载中,请稍候......